« 2024-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搜索文集




在線用戶: 0

0 位會員, 0 位遊客

十九世紀中最出色的奧地利外交家--克萊門斯·梅特涅
外交生涯的開始
1801年,梅特涅的外交生涯開始。他初履此任便以奧國大使的身份奉派前往德勒斯登(Dresden),極受賞視的梅特涅在兩年之後又被負予重任派駐柏林(Berlin),由於奧王對柏林大使期望頗深,希望擔任此職位者既要能獲得普魯士宮廷及政要的喜愛,又要能兼具敏銳觀察力及配合度高,因此梅特涅的出任,再度證明了他己慢慢進入了奧國外交政策的權力核心。


任駐法大使與瓦格拉姆戰役
1806年,當時法國及歐洲尚是拿破崙時代。梅特涅奉派為駐法大使,他結交了不少社會名流,從他們之間,梅特涅獲知法國政治事務的重要報告。他也利用會議的談判,促使法奧和約(Franco-Austrian Treaty of Fontainebleau)的簽訂,雖然最終不能避免法奧的戰爭,但他利用這段時期,對拿破崙一世性格,得到深切的認識。

然而,梅特涅當時卻高估了1808年西班牙起事對拿破崙的影響,錯估了情勢並勸導奧國與法國作戰,拿破崙大軍終究還是在1809年7月5∼6日在瓦格拉姆(Wagram)大敗奧軍,並且進入了奧都維也納,是為瓦格拉姆戰役。經此一役,奧國的情勢可說是黯淡無光。


奧法聯姻1809年10月8日,奧王法蘭西斯一世指派梅特涅為外交部長,六天之後,被迫與法國簽訂申布倫條約(Treaty of Schonbrunn)。梅特涅利用了拿破崙的虛榮,安排了拿氏與奧國公主瑪麗•露薏絲(Marie-Louise)的婚事,暫時讓奧國獲得了喘息機會,使奧國不再是拿破崙的主要敵人,此舉可說是外交上的一大成功。

維也納會議
1814年10月,拿破崙被打敗後,梅特涅主持維也納會議(Congress of Vienna, 1814-1815)。

決定會議大計是奧地利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及法蘭西王國五國。

這次會議名義上是為了重建歐洲和平,實際目的卻是復辟封建王朝,打壓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因梅特涅及多數與會領袖都認為,民族主義及民主運動是致亂之源,並敵視法國大革命的原則,他們致力使歐洲回歸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原狀,恢復舊秩序下的思想與制度,重新建立歐洲的保守勢力。在梅特涅的強勢主導下,維也納會議訂下歐洲各國以後的「協調」方針,亦種下日後四國同盟的建立。


四國同盟
梅特涅多次主持四國同盟的會議,策劃鎮壓歐洲各國的革命。先鎮壓義大利革命,並支持法國鎮壓西班牙的革命。

總之,四國同盟在1820年以後,成為專制君主壓迫各民族自由的聯盟,當英、法不肯再與其合作後,它甚至不復存在歐洲協調的外形,進一步成為史家王曾才所稱的「東歐三專制國家反革命聯盟」。


封相與流亡

老年的梅特涅梅特涅於1821年5月被任命為奧國首相,本來梅氏可進一步實行他的抱負,但是英國在列強國際會議上的突然轉變,使梅特涅在國際影響力漸低。

而國內政策方面,梅特涅在國內積極實施高壓統治,極力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以其在全國實行的書報檢查制度為例:當時有不下5000種書刊被列為禁書,其中許多是有影響的名著;書報檢查的範圍實際上並不限於書報,還包括地圖、石刻和徽章等,甚至從法國運來的瓷器上的「自由」一詞也要被清除掉。

隨著國際及國內情勢的變化,梅特涅所代表的保守勢力日趨衰落,最後甚至成為人人攻擊的對象,1848年3月13日,維也納民眾在法國二月革命的影響下發動起事,梅特涅政府被推翻。次日,梅氏男扮女裝,逃往英國。

1851年,梅特涅重回到維也納,但是沒有再參與政治,而於1859年6月11日,他在維也納逝世。


總結
總而言之,梅特涅是當時(19世紀)保守主義的巨擘,在維也納會議後的三十幾年(1815-1848),被稱為「梅特涅時代」。

梅氏之所以敵視民族和自由主義,固然是因為他出身所影響,但亦一方面,亦因為奧帝國本身的需要。在列強集會維也納期間,奧皇法蘭西斯一世曾告訴一位俄國使節:「我的國家像一所蟲蛀的房子,如果移動一部份,誰也不知道會倒塌多少。」事實上,當時的奧國缺乏富裕、保守的中產階級,人口大部份是農民;而民族構成更為複雜,分別有馬札兒人、捷克人、羅馬尼亞人及波蘭人等等,換言之,奧國亦無民族或文化上的統一性,因此梅氏最怕民族獨立及民主政治思想之傳遞,他認為這些力量足以令奧帝國土崩瓦解。

無論如何,梅氏是19世紀歷史裡一位重要的外交家,他劃定了19世紀前期歐洲發展的脈絡,維持了歐洲各專制國長達30多年的專制統治。

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