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其他] 解析•愚公移山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88
用戶失蹤天數 63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41.33.11
分享 
發表於 2010-1-9 04:49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解析•愚公移山
這篇是我用來作以功課交稿的報告(先秦散文),在此分享給山莊的各位們。
說是先秦散文,但是列子這部書由於種種原因反而是像是我遊走在邊界一樣。
(本來想加寫一篇"齊桓公好服紫"的,可是因為沒有時間所以作罷)
基本上有一些沒有更進一步的佐證的原因是--我不想離題太遠。
如果教授或者助教搜尋到這篇就好笑了~哈哈。



-
--
---


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一、提要

  〈愚公移山〉是每個人從小都耳熟能詳的故事,內容大意是一位老人以永恆的意志力感動上天,成功消除往返家鄉的兩座山──的天然障礙,作品內容闡述了「愚公」的持恆的努力以及表達了人定勝天的中心思想及慾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具有廣面的意義。

二、列子簡介

  ()、《列子》作者
  列禦寇,或稱列圄(音同語)寇,春秋時期鄭人,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主張貴虛。成名於《列子》一書,有章以其名為章名,主旨在於宣揚不可炫智於外而應養神於心,達到「天而不入」順從自然,達到無用之用的境界。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沖虛真人」,宋徽宗宣和年間封為「沖虛觀妙真君」。

  ()、《列子》內容簡介
  《列子》是一本包含了許多寓言的古書,書中的思想,代表列子這一學派的人,對宇宙自然和人生價值的看法。列子的思想和行為很活潑開放,不過歷史典籍中很少介紹他,因此,他比老子、莊子更富於神祕色彩。
  《列子》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人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憂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
  這本書裡敘述的事跡,以及反映的思想,可以說包含了春秋時代到魏晉年間好幾百年的歷史,所以作者恐怕不是一個人,其中可能參雜許多後人偽作,全書不能說是春秋時代的列子一個獨力完成的。(但一般人認為《列子》的原著在西漢以後便已散失;現存的《列子》已經不是原著,而是晉人湊雜道家的思想而寫成的。)
  閱讀《列子》這本書,可以看到列子的活潑思想,以及一些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遠在一、二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非常具有科學觀念,主張生態保護、生活態度極為開放、活潑,不斤斤計較名利的思想家。

三、愚公移山解析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愚公移山一文,幾十年來,一直是初,中等教育階段中,國語文教材的寵兒,深獲編輯們的青睞。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由於它行文簡勁高妙,是古文佳作中的典範,值得學子再三觀摩、玩味。同時它也是一篇帶有神話色彩的寓言,可能對人類存在的基本困境,以及族群面對困境時潛藏的幽微心理渴望,有所觸發。所必千百年來才如此膾炙人口,引人共鳴。
  本則篇章首先敘述了地理環境,主角「愚公」家面山而居,出入往來都不方便──這是因。隨後他們開了個家庭會議(聚室而謀),決議要解決困難(「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然而這畢竟是「移山」之大事,所以商議中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問(其妻獻疑),是屬於合理的提問範疇,山這麼高這麼大,如何搬遷?況且搬移的土壤要放到哪邊去?隨後有人提議將泥土「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一直到這裡是屬於討論過程中的問答,提問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隨後移山的計畫開始實行,「寒暑易節,始一反焉。」連鄰居的小孩子都熱切的參與這項浩大的工程。──難道這個過程間沒有人說什麼嗎?有,那就是住在河曲的「智叟」。他代表的角色是外人、常人的思維,他指出愚公年事已高,加上移山之事艱鉅,要搬動一個土丘況且有困難,更何況是兩座大山?因此智叟「笑而止之」。
  「笑而止之」這句我認為智叟的「笑」並非是嘲笑或者看不起的笑,而是有著常人「聽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後的自然反應,至於「止之」也是出於人之常情,並非高高在上的態度。智叟點出了現有的問題,並且向愚公提出了質問,而愚公卻以一種最原始土法煉鋼的精神作為回應,提出了若子子孫孫皆從吾志,則有朝一日山必移也。隨後智叟的沉默可以以不置可否或者不忍心打破眾人理想的舉動。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等著看」的想法。
  末段由人間轉向鬼神。描述因為愚公的毅力感動上天,因而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在末段的句子描述中,雖然是個目的達成的歡樂結局,也表達了人定勝天的思想,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是否有其他的隱喻存在?
  愚公和其世世代代的子孫皆要盡其畢生之力,除了日常工作作息外,還要去進行移山的任務,就算在移完山前子孫們都沒有遇到戰亂並且恪守先祖的遺志,只靠徒手之力要達成是非常困難的,況且日常需求從何而來?難道不用種田?不用畜牧?不用打獵?不用紡織?
  最後在我看來很諷刺的是:最後還是得靠鬼神之力來達成目標。這樣可真的是人定勝天?──反而是上天悲憫人類的成分還比較高。否則老天一生氣,難保不會多搬幾座山過來圍住他們?
  然而這只是部寓言,不希望讓人看得太深太露,畢竟其重點只是想表達只要努力不懈就有希望、有機會成功,若硬要去抓他的破綻,也太強人所難了。

四、時代背景的分析

  首先先來看看作者身處當下的時代背景。
  在《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
  後人可以從一個人死後的諡號大概得知該人生前的作為。《周書》•〈諡法解〉中說道:「名與實爽曰繆。」,所以諡為「繆」者,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
  在《史記》•〈鄭世家〉中記載,鄭繆公名子蘭,少時不受父親鄭文公寵愛,所以奔晉,當時晉文公重耳為了報當初流亡時鄭國輕慢之仇與秦穆公率兵圍鄭時,子蘭就是跟在重耳身旁的。(四十三年,晉文公與秦穆公共圍鄭,討其助楚攻晉者,及文公過時之無禮也。初,鄭文公有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蘭奔晉,從晉文公圍鄭。)
  因為晉文公寵幸子蘭,所以子蘭便打算利用晉文公的勢力讓自己入鄭為太子,後來因鄭文公使燭之武退秦師,秦師罷軍而歸,晉文公重耳便告知鄭文公要立子蘭為太子的意願(實際上在當時的情勢等同逼迫),鄭文公在不得已之下只好答應,子蘭──就是後來的鄭繆公是這麼登基的。(晉文公曰:「必欲一見鄭君,辱之而去。」鄭人患之,乃使人私於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秦兵罷。晉文公欲入蘭為太子,以告鄭。……遂許晉,與盟,而卒立子蘭為太子,晉兵乃罷去。)
  在鄭繆公在位期間,又有著名的鄭商人弦高智退秦師進而造成秦晉於殽地一戰的局面,又後來鄭國從晉伐秦而敗秦、與宋交兵又敗宋,又與晉國反目--諸如此類,總而言之,那當時是一個非常混亂且人心不安的年代。
  所謂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鬥爭史、戰爭史,而史書說穿了便是一部部帝王家譜。在上位者的決定可以左右天下局勢,「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然而分布最廣、人數也最多的庶民們卻是無能為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有人灰心喪志、失去了求生的意志,只能隨著時代的波動隨波逐流,因此,列子一書中的這篇文章誕生了。
  放眼下去無論任何時代都有其動盪的一面,其造成的無數悲劇令人憐憫,而身為基層的庶民們又該如何自處?在〈愚公移山〉一篇都有提點,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那就盡力而為、努力不懈吧。

五、結論

  在先秦散文的範圍中,除了以歷史為篇章主題的作品外,還有抒發自身情緒的楚辭、勸世說理的荀孟、寓言性質的韓非、列御寇、莊周、闡述思想的老莊墨……等等,在先秦的氛圍當中不難看出當時積極而緊張的氣氛,而這種氣氛也表現在其時代所產生的作品上。
  愚公移山一文算是對當代庶民來說最能夠切身實用的作品,它以正向積極的方式鼓勵著在底層水深火熱的人們,對於當時的時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並且闡述了「有恆」的思想。
  無論在動盪不安的亂世、穩定的太平盛世,又或者我們所處的現代,愚公移山一文的中心思想皆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唯有時時刻刻抱持著堅定的意志以及積極正向的態度,才能成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