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物] 白族姓氏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95
用戶失蹤天數 71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26.20.204
分享 
發表於 2011-11-17 01:12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白族姓氏
出處 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 ... 5J25H51&xpos=23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並散居於雲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貴州省畢節等地,1982年統計約有一百十三萬余人。唐朝史學家杜佑,曾任嶺南節度使,熟悉南方少數民族情況,他所撰寫的《通典》中記載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數十部落……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據山川,不相役屬。”從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賜給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以張姓時,又賜各酋長楊、李、趙等姓。這又說明一千七百多年前雲南白族已有李氏。三國以後,有不少李氏漢人徙居雲南,久而久之,與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貞觀年間的“西洱河蠻”中的楊、李、趙等姓,都自稱本來是漢人。難怪有人說雲南的李氏不容易分清誰是漢族還是白族。在歷史上,白族李氏曾湧現出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物,如宋朝大理國有大臣李紫琮,明朝有文學家、史學家李元陽,清朝有學者李倬雲、李根雲、李崇階等。現在,李氏仍為白族四大姓之一。

---------------------------------------

  白族取乳名、搶名、討名在白族地區有一種奇趣而寓意頗深的習俗,那就是給嬰兒取乳名和搶一個名字或向別人討一個名字,而一旦取了個乳名,或搶了個名字,向別人討了個名字,那麼就一直使用到死。

    白族人家的嬰兒出生後,待小孩滿十天半月或一個月後,父母及嬰兒祖輩就要給嬰兒取個乳名或去搶個名字。取乳名不講究形式,而且也沒有繁復的儀式和禮節,隻要除了家裡人外任何人都可以取。如孩子難養領的人家,就十分注重給嬰兒取乳名,一般男孩則取“康登”、“鬥得”、“三吧’、“倒狗”等留住孩子的白族話乳名。女的則取“協女”、“康圇”、“協狗”、“協匡”等乳名,其意同男孩取乳名意思相同。有的地方為了尊重後家,取乳名一般由後家的長輩來取。

    還有一種取乳名的方式,叫搶名。要搶名的人家,往往躲路旁、村口或從家裡突然跑出來拉住被搶的人急忙往家中拉,有的地方還象征性地用嚇唬、打、罵等風趣的形式把被搶的人拉拖進家。待被搶的人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時,主人家已把嬰兒抱到他手上;並把他拉到早已準備好的酒席桌上的上八位座席上,才向他說明給嬰兒取個名字的要求。於是被搶的人一場虛驚變成一陣歡喜,就高興地給嬰兒取個名字,大家才入席同宴,受到主人家全家人的熱情招待。

    與搶名相反的是討名,先要選好向哪家去討,並要請人去征求人家願不願意給個名字,若同意給,那雙方要擇日舉行。這一天,被討的人要備下三五桌酒席,去討的人要抱一隻大公雞和一些禮品,並邀約親友數人抱上小孩一齊去。”在席面上,被討名字的人當著眾親友及小孩父母給小孩取名,並寫下“取名單”,給小孩一套衣服、一雙筷子、一個碗,碗裡要盛滿米,從此把小孩當自己親生兒女一樣對待。白族人的乳名、搶、討來的名字不作正式名使用,待小孩長大後,還要取一個名字,叫學名。也有的地方把搶、討來的名字作學名或正式名字使用。

---------------------------------------

  過去,讀《史記﹒項羽本紀》,當讀到項羽“學書不成”還大言不慚、理直氣壯地面對憤怒的父親項樑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時,思想就跑了馬,“為什麼項羽不說‘足以記上大人孔乙己’,而要說‘記姓名而已’呢?”從筆劃看,“項羽”兩字要比“上大人”繁雜得多。其實,在這裡“記名姓”是一個很有張力的描寫。司馬遷把“記名姓”作為項羽做人的道德底線,文章一開頭就單刀直入地寫出了項羽的人格魅力,以小見大,確實不愧為刻畫人物的高手。

  古人強調,做人最基本的是要“不忘報本”,這個本最早就體現在“名姓”上。總之,對於有姓氏的民族,姓者祖之脈,名者父母之期待。因此,向來人們對姓名是很少苟且的,取名習俗成了很神聖很莊嚴的人生儀禮,即便是為了避邪,取“阿狗”“阿貓”也罷。

  白族也不例外。據專家說,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最早有姓氏的隻有3個民族,即俄羅斯族、廣東連南瑤族和白族。除非較為邊僻的那馬支系,白族都少不了有姓氏,這顯然是受漢族的影響,即姓氏一直成為了漢族或白族區分血緣關系的標志。隋末唐初居住在洱海邊的白族先民“河蠻”就擁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至今,我們在白族民居的照壁上還能夠普遍見到4個題字,除了有“蒼洱毓秀”“紫氣東來”等外,還有“清白傳家”(楊)、“百忍家風”(張)、“工部家聲”(杜)等等,其典就出自漢族的名人傳說。這與“來自南京應天府”的說法一樣,都是想把自己的祖系拉扯到漢族那裡。

  除了汲取漢族的姓氏外,和我國其他一些少數民族一樣,白族歷史上還流行過父子連名制。父子連名也是“祖之脈”的體現,是父系社會的遺風,即如徐嘉瑞所述:“父子連名的作用,在無文字記載之時代,則為便於記憶而已。但其祖先之譜系,賴以保存,厥功其偉。若就社會學之立場觀之,則父子連名乃女性中心崩潰,而男性中心尚未確定,有連名制,可以推定其父祖之血統,兼可以奠定行輩───即弟兄之關系。”歷史上各民族的父子連名主要有正推順連法、逆推反連法和冠姓連名法三種,白族實行的是冠姓連名法,即在名字之前加上姓氏。如大理國相國高家:高智升(曾祖父)───高升泰(祖父)───高泰明(父親)───高明量(子)。冠姓連名制不僅有雙字名,還有三字名,如讓位給細奴羅的白子國首領張樂進求,以及《蠻書》和《南詘德化碑》中的趙莫羅眉、楊鄧四羅、李波羅諾、王琮羅鐸、趙龍細利等。據上世紀40年代麗江著名學者范義田為此在白族地區作過調查的結論:“今喜洲楊姓,尚存明以前家譜,名有三字。”他還說:“今劍川有段氏,亦稱其始祖為段觀音保焉。”其實,劍川的這種三字名是白族的另一種取名法,即在姓和名之間加佛號,是受佛教影響的取名法,這在大理國和元代時比較流行,如董金剛田、高妙音護、張般若師等。到了明代,隨著密宗的衰微,大多數人都省卻了佛號成為單字名。這可以從明代前期喜洲弘圭山墓碑上的名字中反映出來,因此當時就出現同姓名者居多的現象,從而產生諸如將明代著名文人楊黼的養父楊名與喜洲楊元吉的先祖楊名、楊保兄弟混為一談的誤會。實際上明軍入主大理時自殺的是楊元吉的先祖,而非楊黼的養父。到了近代,白族的取名法就與漢族一般無二了。

  由此可以看出,歷史上白族的取名習俗曾經歷了一個有趣的、不同於其它民族的復雜過程。這個過程充分反映出白族善於吸收各種養分為我所用的開放特征。(作者:施立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