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討論] 十二月 路易十四
疾風燚 (滅風部─疾風燚)
元老

亞聯警政總長



UID 7
精華 3
積分 30031
帖子 2960
金錢 72611 俠幣
學問 12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87
用戶失蹤天數 41
來自 亞洲聯盟東亞區第三海島嶼
狀態 離線
114.41.38.131
分享 
發表於 2011-12-10 12:18 A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十二月 路易十四
本板響應故宮特展,本月份以路易十四這位人物做為主題,希望大家能夠踴躍提出討論和看法。
頂部
疾風燚 (滅風部─疾風燚)
元老

亞聯警政總長



UID 7
精華 3
積分 30031
帖子 2960
金錢 72611 俠幣
學問 12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87
用戶失蹤天數 41
來自 亞洲聯盟東亞區第三海島嶼
狀態 離線
114.41.5.218
發表於 2011-12-10 11:04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路易十四在為時的經濟狀況:
  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瀕臨破產了。
  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巨債。
  柯爾貝實行重商主義,他既認為國家的財富越多越好,財富越多,國力就越強。因此,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些措施促進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導致各個國家爭相效尤。引起了商業競爭。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
法國在這一段時間的經濟,這算是歐洲在文藝復興啟蒙還算是初段的時代,屬於舊世的王權政治和民主政制的交接期,王國的經濟算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重商主義自然是促進了商業發展,但是進出口的管制卻是一種經濟上的迷思。
出口的意思代表著你認為用國家的財貨和勞務值得多少資金的交易,出口則是你認為用多少資金購買國外的財貨和勞務是划算的,大量囤積財富,雖造就了國內貨幣市場供應升高,勢必影響國外的貨幣幣值、市價,造成國外也會運用相對應的政策來對付,如此各國都築起高牆,每一個國家的商人來往便要受到很嚴苛的關稅,自然會使整個歐洲經濟出問題。
這點在現代就是用「協定」、「關稅同盟」等措施來提高某些區域國家的經濟活絡,讓雙方互相獲利的一些制度。
而惡劣的經濟市場就很容易被外在因素給影響,向是後來引發法國大革命的通膨,就來自於旱災。
這算是我對這個時代早期資本主義經濟的一些認知,跟大家分享。
頂部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87
用戶失蹤天數 62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26.19.146
發表於 2012-1-5 10:28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說到路易十四,就不得不提在他還未親政時的宰相,樞機主教尤勒•馬薩林樞機(Jules Cardinal Mazarin;出生時姓名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1602年7月14日-1661年3月9日),又譯馬扎然。

  他生於義大利阿布魯齊地區的佩希納,早年入羅馬的耶穌會士學校,後入馬德里大學學習法律。1624年任教宗軍上尉,此後進入羅馬教廷的外交部門任職。1630年1月28日,作為教宗烏爾巴諾八世的使節為調解法國、西班牙衝突而去法國,得以謁見宰相黎塞留,受到器重,1639年入法國籍。1641年黎塞留提名馬薩林任樞機,並在臨終前將他推薦給路易十三。1642年馬薩林進入樞密院。任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並得到太后的寵信。

任內政策
  在外交和軍事方面,強調繼續反對哈布斯堡王朝,介入三十年戰爭。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佔領了凡爾登、梅斯和阿爾薩斯地區。
  1659年,克倫威爾擊敗了西班牙,並與其簽署庇里牛斯條約,將阿圖瓦和魯西永轉讓給法國。
  1660年,實現了路易十四和西班牙公主瑪麗.泰蕾茲(瑪麗亞特.雷莎)的政治婚姻。
  內政方面,由於持續的戰爭,向人民徵收重稅,導致弗羅德起義(1648年至1653年)的事件,並利用此一事件平息了叛亂的內部分歧。 破壞貴族的勢力,使得王權強化。
  在經濟方面,實施重商主義。

------以上整理自維基百科------

  三十年戰爭是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爾曼各邦國大約死去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三十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將近一半死亡,十分慘烈。

  前期,因為各國反奧失敗,造成法國政府的注意,法國因為自身是天主教國家,一直只是假手他國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實力,但當丹麥、瑞典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諸侯均告失敗後,法國終於直接出兵,與瑞典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而因為法國的介入,西班牙也出兵想和奧地利共同夾擊法國。

  最後的結果雖然是法國勝利,但雙方陣營都元氣大傷。法國雖然是戰勝方,但卻贏的並不輕鬆,而在這場戰爭後,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1648年雖然這三十年戰爭平息了,但法國內部卻發起了反對宰相政策的內段,在歷史上被稱為「福隆德運動」(Fronde為法文投石之義,因此又譯為投石黨運動),此暴動源於馬薩林樞機(Cardinal Mazarin)的支持者被巴黎暴民以石塊破壞窗戶。此暴動持續到了1653年,最後的結果是貴族力量被推翻,導致君主政體的建立。而路易十四本人也受到這場暴動的影響,決定不允許這樣的暴動重現。

  其實在連年的戰爭以及接續國內暴動之下,想必法國內部早已騷動不安,未經多年的休生養息,法國又接連參與了四場戰爭,分別為:1667年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1672年至1688年的法荷戰爭,1688年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之間的大同盟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了漢武帝,雖然他在位時期是漢朝鼎盛時期,但對匈奴的戰爭竟然直打到了東漢。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馬邑之戰開始,直到東漢永元三年(91年)大將軍竇憲、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擊鹿塞3,000華里,大破匈奴於金微山,才徹底解決漢朝歷時300年之久的匈奴之患,但其後因為匈奴西遷而造成鮮卑壯大,又是另一個禍患的開始。漢朝可說是被匈奴和漢武帝的政策拖垮的這個說法或許以今人的角度說起來也是沒錯。

  而路易十四也是如此,雖然他擴張了版圖,使法國達到了頂盛時期,但外表的光鮮亮麗和內部的對比究竟是如何,或許最能夠了解的,已是早已埋在塵土底下的人們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