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物] 蔡澤見逐於趙
疾風燚 (滅風部─疾風燚)
元老

亞聯警政總長



UID 7
精華 3
積分 30031
帖子 2960
金錢 72611 俠幣
學問 12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95
用戶失蹤天數 49
來自 亞洲聯盟東亞區第三海島嶼
狀態 離線
114.41.35.215
分享 
發表於 2011-12-12 09:52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蔡澤見逐於趙
蔡澤見逐於趙,而入韓、魏,遇奪釜鬲於途。聞應侯任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應侯乃慚,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應侯曰:「燕客蔡澤,天下駿雄弘辯之士也。彼一見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奪君位。」應侯聞之,使人召蔡澤。蔡澤入,則揖應侯,應侯固不快,及見之,又倨。應侯因讓之曰:「子觴宣言代我相秦,豈有此乎?」對曰:「然。」應侯曰:「請聞其說。」蔡澤曰:「吁!何君見之晚也。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手足堅強,耳目聰明聖知,豈非士之所願與?」應侯曰:「然。」蔡澤套:「質仁秉義,硎道施德於天下,天下懷樂敬愛,願以為君王,豈不辯智之期與?」應侯曰:「然。」蔡澤復曰:「復歸顯榮,成理萬物萬物各得其所;生命壽長,終其年而不夭傷;天下繼其統,守其業,傳之無窮,名實純粹,澤流千世,稱之而毋絕,與天下終。豈非道之符,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與?」應侯曰:「然。」澤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亦可願矣。」應侯知蔡澤之欲困己以說,復曰:「何為不可?夫公孫鞅事孝公,極身毋二,盡公不還死,信賞罰以致治,竭智能,示請素,蒙怨咎,欺舊交,虜魏公子卬,卒為秦禽將,破敵軍,攘地千里。吳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讒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義不圖毀譽,必有伯主強國,不辭禍凶。大夫種事越王,主離困辱,悉忠而不解,主雖亡絕,盡能而不離,多功而不矜,貴富不驕怠。若此三子者,義之至,忠之節也。故君子殺身以成名,義之所在,身雖死,無憾悔,何為不可哉?」蔡澤曰:「主聖臣賢,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吳;申生孝,而晉惑亂。是有忠臣孝子,國家滅亂,何也?無明君賢父以聽之。故天下一起君父為戮辱,戀其臣子。夫待死之後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左不足仁,孔子不足聖,管仲不足大也。」於是應侯稱善。
蔡澤得少間,因曰:「商君、吳起、大夫種,其為人臣,盡忠致功,則可願矣。閎夭事文王,周公輔成王也,豈不亦忠乎?以君臣論之,商君、吳起、大夫種,其可願孰與閎夭、周公哉?」應侯曰:「商君、吳起、大夫種不若也。」蔡澤曰:「然則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舊故,孰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應侯曰:「未知何如也。」蔡澤曰:「主固親忠臣,不過秦孝、越王、楚悼。君者為主,正亂、披患、折難,廣地制谷,痼國足家、強主,威蓋海內,功章萬里之外,不過商君、吳起、大夫種。而君之祿位貴盛,死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竊為君危之。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勝任之常道也。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至葵丘之會,有驕矜之色,畔者九國。吳王夫差無適於天下,輕諸侯,凌齊、晉,遂以殺身亡國。夏育、太史啟叱呼駭三軍,然而身死於庸夫。此皆乘至盛不及道理也。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年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武帝於天下,立魏諸侯。功已成,遂以車裂。楚地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再戰燒夷陵,南並蜀、漢,又越韓、魏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使秦業帝。自是之後,趙、楚懾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身所服者,七十餘城。功已成矣,賜死於杜郵。吳起為楚悼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壹楚國之俗,南攻楊越,北並陳、蔡,破橫散從,使馳說之士無所開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種為越王墾草耕邑,必地殖谷,率四方士,上下之力,以禽近吳,成霸功。勾踐終棓而殺之。此四子者,成功而不去,禍至於此。此所謂信而不能詘,往而不能反者也。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長為陶朱。君獨不觀博者乎?或欲分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制也。今君相秦,計不下席,某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又斬范、中行之途,棧道千里於蜀、漢使天下皆烏托邦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極矣。此亦秦之分功之時也!如是不退,則商君、白公、吳起、大夫種是也。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長為應侯,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孰與以禍終哉!此則君何居焉?」應侯曰善。」乃延入坐為上客。
後數日,入朝,言於秦昭王曰:「客新有從山東來者蔡澤,其人辯士。臣之見人甚眾,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篤,因免相。昭王新說蔡澤計畫,遂拜為秦相,東收周室。   蔡澤相秦王數月,人或惡之,懼誅,乃謝病歸相印,號為剛成君。秦十餘年,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卒事始皇帝。為秦使於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質於秦。

========================
以上出自戰國策的秦策三。
以前也許大家都聽過范雎死裡逃生到秦國,最後做到丞相,向魏國報復的故事吧?沒有的話也許聽過遠交近攻的策略,這就是范雎所提出的一個戰略思想。
而這一篇所說的卻是我們很少聽到的一個故事。
  內容大概是這樣,有一個人叫做蔡澤,他被趙國逐出之後在各國旅途中遭到強盜掠奪,隨後他聽說范雎在秦國所推舉的人都犯了罪。他決定去秦國之前,先放話說,有個人叫做蔡澤,他一見到秦王,秦王就會讓他取代范雎成為相國。
  范雎聽到之後就去把蔡澤帶去見他。蔡澤先擺出傲慢的態度,范雎質問他,他才說:「功成身退是定理。一個人只要活的健康、聰明、睿智,這是所有人所追求的是吧?」范雎同意。
  蔡澤說:「行仁義、禮儀,施展道德給天下讓天下人感念他,願意讓他做君王,這不是說客的希望嗎?」范雎同意。
  蔡澤說:「富貴顯赫治理萬物,讓萬物各展長處、長命百歲不夭折、天下繼承他的傳統、名實雙全,流傳萬世稱訟不斷,難道不是聖人說的吉祥善事嗎?」范雎同意。
  蔡澤說:「那秦國的商鞅、處國的吳起、越國的文種,他們的下場可以成為人們的願望嗎?」范雎說為什麼不可以,並舉出三人種種的立功事蹟。
  蔡澤說:「君主聖明臣子賢能、父慈子孝、夫婦相信、是國家和家庭的幸福。而比干再忠心也沒辦法保住商朝,伍子胥智慧卻沒辦法保住吳國,申生孝順晉國卻大亂。這樣的中臣還會國家大亂,為什麼?因為沒有賢君來聽他們的諫言!天下認為這些君主做為恥辱而同情臣子,等他們死後才可以成為忠臣孝子得到美名,這樣看來,微子啟稱不上仁人,孔子稱不上聖人,管仲也稱不上偉人!」
  范雎:「說的好!」
  蔡澤繼續說:「商秧、吳起、文種作為人臣,立盡功勞,你是願意做這種人。但是閎夭服侍周文王、周公輔助周成王,是不是也可以稱為忠臣?君臣關係來說,商秧、吳起、文種和閎夭、周公比,哪個比較好?」
  范雎說:「當然是宏么和周公好。」
  蔡澤說:「既然這樣,你的君主在講仁義、信忠臣等方面比秦孝公、楚悼王、勾踐,誰強?」
  范雎說:「我不知道。」
  蔡澤說:「你的君主,信忠臣不會超過秦孝公,勾踐、楚悼王。而你在使國家富強、威望和功績不會超過商秧、吳起、文種。可是你的俸祿地位卻超過商秧、吳起、文種,你不退位我私下為你感到危險。俗話說,太陽到了正中就要落下,月圓了就要缺。過去齊桓公多次會和諸侯匡正天下,但是到了葵丘會盟,他有驕傲的神色,背叛他的國家就有九個。吳亡夫差無敵天下,輕視各國,侵犯齊國和晉國,就遭殺身之禍。夏裕、太史啟叫罵就能嚇退三軍,但卻死在庸夫手上。就是因為他們極盛時而不回頭。商秧替秦孝公統一度量衡、教育百姓、擴展疆土,彈等他功業完成,就被車烈而死。楚國拿武器的戰士有百萬,白起幾萬的部隊第一次交手就打下楚國國都,第二次交戰就燒了楚王祖墳,往南併了蜀漢,又越過韓魏兩國打下趙國,往北殺了趙括,殺了四十萬趙軍,從此秦國幾乎稱霸天下,那都是白起的功勞,等他打下七十多座城池,公成之後就被秦昭王賜自刎而死。吳起替楚悼王罷免無用的官吏貴族、政治楚國,進攻揚州、百越,往北間並陳、蔡破壞連橫合縱策略,最後還是被車烈而死。文種替勾踐開疆闢土,領四方之士打敗強大的吳國,成就霸業,最後勾踐還是忘恩負義殺了他。這四人都是功成而不身退才會有這樣的下場。范蠡就懂這個道理,成功就離開。你有看過賭徒嗎?友的想孤注一擲,有的贏了以後就想分彩。這都是你知道的。現在你是秦國宰相,用計不離開座位,出謀略不離開朝廷,坐著不動就能控制諸侯。充時宜陽,切斷道路堵死太行山口,斬斷韓趙魏三國通路,修棧道到蜀漢讓天下都怕秦國。功勞已經登峰造極。現在是秦國人要分功的時候,如果你還不隱退,那下場就是商秧、吳起、文種和白起。你為什麼不在這個時候把相印讓給閒人?這樣勢必會有廉潔的美名,永遠是應侯(范雎被封為應侯,侯爵),世代都長壽,享有侯爵。這樣比起來,你想選擇什麼結果?」
  范雎說,說的好!並將他舉薦給秦昭王,秦昭王和他交談之後,便封蔡澤為相國,蔡澤後來滅了西周國。
  蔡澤做了幾個月的丞相後,有人詆毀他,他怕被殺,馬上稱並歸還相印,後來侍奉昭王、孝文王、莊襄王,最後侍奉秦始皇,然後出使燕國讓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
  
  
  以上為本人精簡過的翻譯,若是哪些地方不清楚,可以對照原文,或是留言。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完好的交代范雎的最後的事蹟,算是有得到善終吧。但是蔡澤做了三個月的丞相就交還,看來跟他的理論一樣,很怕被清算。算是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戰國時代的故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