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討論] 2012第一季主題 中古世紀
疾風燚 (滅風部─疾風燚)
元老

亞聯警政總長



UID 7
精華 3
積分 30031
帖子 2960
金錢 72611 俠幣
學問 12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65
用戶失蹤天數 19
來自 亞洲聯盟東亞區第三海島嶼
狀態 離線
114.41.23.1
分享 
發表於 2011-12-30 11:46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2012第一季主題 中古世紀
中古世紀是西方歷史當中十分神秘的一個時期,這段期間包括了封建社會的興起、宗教改革、十字軍宗教戰爭、巫女和魔法的盛行,種種神祕的傳說都在這個時代出現,各位可以在本版分享一些對中古世紀的看法,或是對某些中古世紀的文現有任何心得,都可以在本版提出討論和分享。

[ 本帖最後由 疾風燚 於 2012-3-4 09:04 AM 編輯 ]
頂部
疾風燚 (滅風部─疾風燚)
元老

亞聯警政總長



UID 7
精華 3
積分 30031
帖子 2960
金錢 72611 俠幣
學問 12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65
用戶失蹤天數 19
來自 亞洲聯盟東亞區第三海島嶼
狀態 離線
114.41.31.13
發表於 2012-1-4 03:43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騎士
騎士

騎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種社會階層。在此階段的紛亂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輕人,使之成為騎士。而騎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繼承而來的,其本質也與貴族不同,除了和貴族一樣能夠獲得封地之外,騎士也必須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
在騎士文學中,騎士往往是勇敢、忠誠的象徵,每一位騎士都以騎士精神作為守則,是英雄的化身(實際情況不一定是如此),歐洲的騎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相似。
騎士屬於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只擁有一小塊封地(莊園)。

成為騎士的經過
成為騎士是每一個中古男孩的夢想,其受封儀式一開始僅僅是簡單地以劍輕拍受施者的右肩並予以授名,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此一過程漸漸變的卻十分艱苦。以下是一個中古男孩要成為騎士的過程。
首先要出生於中古時代歐洲的貴族家庭。在七歲時,其將被送到另一個騎士家裡作侍童(page),以學習各種騎士的禮儀。在十四歲那年,將成為侍從(squire),接受各種訓練及學習「俠義精神」。
到了二十一歲時,他已準備成為一位騎士。在受封為騎士之前,首先要潔淨自己,然後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紅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潔淨,紅袍喻意準備隨時勇戰受傷。
穿好衣服後,要禁食一天,拿著劍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禱告,禱告內容包括求神寬恕己罪,聖潔己身,承諾保護教會及發誓「除強扶弱」,此時,任何不認同將獲得騎士身分的侍從的人,皆可去破壞盾牌,侍從必須以劍捍衛其盾牌。
最後,將送到授與者的面前。授與者會放平其劍,按在其右肩上,有時候會有一種無劍尖的慈悲之劍來專門進行此儀式,施以祝福。這樣便完成受封儀式,他亦正式成為騎士。

========以上引用維基百科==========

騎士算是中世紀歐洲的一個特色之一,也是不少文學作品當中的主角。中世紀當中,騎士也是一個戰力的象徵,擁有多少騎士,代表著一個領主(國家)的強大與否。
在不少的遊戲和動漫小說當中,騎士是一種地位和強大的象徵。遊戲中的騎士往往是肉搏、戰鬥力強大的角色,而且通常都屬於正義的一方。動漫裡也有不少以騎士為主角的作品。
然而小說當中,卻很少將騎士做為一個戰力強大的主角,因為奇幻小說的興起,一個只會用刀劍的角色在劇情上的分量是無法和魔法師比擬的,因此出現了很多會使用魔法或是各種各樣技巧的魔法騎士。也使的現代作品當中,傳統的騎士很難引起讀者的興趣。
頂部
郢渟
參事
Rank: 6Rank: 6



UID 11
精華 0
積分 7995
帖子 969
金錢 7825 俠幣
學問 5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3
用戶註冊天數 6062
用戶失蹤天數 2781
來自 外太空
狀態 離線
140.119.139.150
發表於 2012-1-5 12:04 A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關於「宗教」與「法律」

中古世紀時,教會的主教有義務到轄區出外巡迴,目的有幾項
1.身為「牧人」之義務,必須經常去關心轄區人民、宣傳教義
2.解決糾紛,特別是對貴族(公侯伯子男)們展現實力,宣示叫會的權力

當人民在地方無法解決的紛爭,就會利用主教出外巡迴的時機,趁機申冤、請求解決(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的攔轎申冤)
然而主教不可能單獨外出,又必須適時展現「財力」給人民或貴族看,所以巡迴是件勞民傷財的事。
查理曼大帝時期,便限定一個主教一年只能出去巡迴三次。

在解決紛爭的方面,特色如下:
1.口頭解決:事情發生經過、證據等,都是口頭告知;主教的解決也是口頭處理,並未有實體之處理
2.無正式程序:由於許多人民會突然衝出來向主教請求解決紛爭,程序混亂,沒有固定。
而主教一個人不可能解決所有的事情,於是出現了「主執事」,身份類似教會高等職員,替主教處理紛爭事務。
而後隨著時間發展,案件類型也越來越多,於是又出現了"Officium"
他們是西方中世紀,首次出現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法律人,出現時間約莫是12、13世紀。
他們因為受過職業訓練,因此經手處理的案件,特色恰與主教時相反:
1.一切書面處理
2.有正式程序

而這些"Officium"日後由於熟悉訴訟程序,演變成"Procurator",功能是協助訴訟程序進行。

-------------

先到這裡,有些詞老師也沒說出準確的翻譯,我就直接打原文
寒假有空再來談教會法,雖然那時好像已經過了這個主題……
頂部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65
用戶失蹤天數 41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26.19.146
發表於 2012-1-5 09:59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一說起源於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3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義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了嚴重影響,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了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了「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1346至1351年黑死病的蔓延




另外張貼一下鼠疫的流行資訊:


第一次大流行:查士丁尼鼠疫
  541~542年的查士丁尼鼠疫是歷史上第一次紀錄的大流行。541年,鼠疫沿著埃及的培魯沁(Pelusium)侵襲羅馬帝國。鼠疫荼毒培魯沁後,迅速蔓延至亞力山卓,再繼續水陸貿易網擴散到首都君士坦丁堡與整個拜占庭帝國。目前並未有明確的數字統計多少人因此死亡,然此次流行導致帝國至少1/3人口死亡。嚴重影響該帝國經濟稅基與軍制兵源,削弱了拜占庭帝國實力。
  查士丁尼鼠疫爆發後,從541~717年,鼠疫沿著海陸貿易網擴散到西歐與不列顛。首先是法國,543年法國西南部亞耳爆發鼠疫病情,接著547年鼠疫傳染至愛爾蘭與不列顛西部,588~590年的一次鼠疫橫掃馬賽、亞威農(Avignon),以及法國北部里昂地區的隆河流域(the Rhone Valley),造成2500萬人死亡,鼠疫不止波及英法等國,它使當時整個地中海貿易衰退。更造成許多昔日王國的勢力因此消失,並改寫整個歐洲的歷史。

第二次大流行

  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規模襲擊歐洲,導致歐洲人口急劇下降,死亡率高達30%。黑死病被認為是蒙古人帶來的。約1347年,往來克里米亞與墨西拿(西西里島)間的熱那亞貿易船隻帶來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不久便漫延到熱那亞與威尼斯,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估計歐洲有約2500萬人死亡,而歐、亞、非洲則共約5,500萬—7,500萬人在這場疫病中死亡。當時無法找到治療藥物,只能使用隔離的方法阻止疫情漫延。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但死亡率及嚴重程度逐漸下降。
  有人認為,這場黑死病嚴重打擊了歐洲傳統的社會結構,削弱封建與教會勢力,間接促成了後來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在中國,明代萬曆和崇禎二次的大疫相信是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份。據估計,華北三省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1000萬人以上,崇禎「七年八年,興縣盜賊殺傷人民,歲饉日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朝發夕死」、「一家盡死孑遺」。一些史學家相信,李自成入北京之前,明朝的京營兵士就正遭受鼠疫侵襲,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卷78中說「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一人染疫,傳及闔家,兩月喪亡,至今轉熾,城外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以致棺蒿充途,哀號滿路。」

黑死病與鼠疫

  十九世紀末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發現鼠疫桿菌及鼠疫傳播方法後,大部份醫學及歷史學家,都認為十四至十六世紀肆虐歐亞的黑死病,是鼠疫的一次大流行。但近年有研究質疑這種說法,認為黑死病只有部份特徵與「鼠疫第三次大流行」相近,懷疑真正導致十四世紀黑死病的,可能其實是另一種仍未被發現的病原體。

第三次大流行

  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廣東爆發,並傳至香港,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佈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估計在中國和印度便導致約1200萬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維持至1959年,全球死亡人數少於250人方才正式結束。

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


  在古時候宗教的力量通常是絕對的,人們總將無法解釋的狀況歸於神、上帝、造物者,因此藉由上天所產生的東西便是神聖的、絕對的、不可抗命的,我們今天猶可在古文獻中看見古人對信仰的堅貞不移,就連君主要發布命令或者繼承都會依託於「上天」,像是中國殷商王朝的盤庚遷殷,也是一半以政令強制執行、另一方面佐以人鬼(祖先)和神祇的宣言才動員得起人民和貴族。
  然而在天災、疾病蔓延的當中,人們總會開始懷疑起宗教的力量,或者懷疑起君王不賢,在宗教無法安定人心時,就會形成一個個質疑的種子,漸漸地,宗教的力量不那麼強了,宗教的地位不再那麼絕對和崇高了,因此,神聖的宗教終於無法抵抗真正的自然而漸漸崩解了。
  有如中國歷史上的天災造成王朝的顛覆一般,我想,歐洲雖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但幾次的疾病蔓延,想必也造成了宗教的絕對性,以至於有更後頭的宗教革命等等。藉由自然的循環和疾病的蔓延,人們或許也才能認知到想要生存得靠著自己的力量,宗教終究只是心靈的依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