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分享] 十年寫作歷程歸結:寫小說之根本與延伸
浪蒼之魂 (茗劍入魂•上官魂樂)
元老



UID 9
精華 1
積分 10865
帖子 2791
金錢 16551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2
用戶註冊天數 6063
用戶失蹤天數 100
來自 天涯海角•雲遊神處
狀態 離線
42.74.41.180
分享 
發表於 2012-4-8 07:25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十年寫作歷程歸結:寫小說之根本與延伸
  從十四歲開始寫小說,到現在已經要邁入第十個年頭了。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樣子,不能不說當中經歷了很多的改變。當然,寫作的快樂從沒變過,只是隨著年齡增長、思考成熟,也開始思索關於「寫小說」這件事情本身的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回頭省視自己的寫作;而在網路上認識了一群同好之後,彼此的討論、或是互相分享的關於「寫作」的資料,更讓這樣的過程產生許多自己的想法。許多文章都會提及「寫作」、「寫小說」的必備要素,而我自己看了之後,大概歸結,也就有了這篇文章。
  那麼,針對我自己跟許多前人的經驗,「寫小說」需要什麼呢?以下,是一些我的個人想法。我不能希望大家都認同,畢竟一件事情有很多面向,但是做為一個小小的作者,提出這些,只希望大家能得到什麼──或至少,是我對自己過往寫小說的一種紀錄。

根本:心態

  我指的是作者個人對於「寫小說」這件事的認知。我想對於寫小說的人──或是所有寫作者來說,這無疑是最重要的。畢竟作者終究是一個作品最原始的根源,關乎到作品的產生、立足點、發展性,也包括了結束之後的更進一步。從我的看法,不管寫小說的動機是什麼,這絕絕對對是一個作者必須好好省視的部分──如果你真的希望能夠「寫好小說」或「寫好的小說」。

一、產生:「想寫」與「去寫」

  最源頭的,還是作者對於「寫」這件事情的需要或渴望。因為有心寫作,你才有可能提起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轉換成大家看得到的字句。寫作的原因可已有千百種,舉凡表達人生思想、單純地說個故事等等,因人而異,但簡單來說就是作者「有話想說」。
  然而「想寫」跟「真正去寫」中間總是有一段距離,多數是來自己給自己的限制,舉凡沒有時間、怕寫不好、沒有靈感等等。但是那通常都只是逃避的藉口,真正熱愛寫作的人會不計顧一切代價,只為了寫些什麼。
  所以其實有時候不必想得太正式,就算是雜文、隨筆,短短的一百字、五十字,那也都是「寫作」──不一定只有新詩、散文、小說、長達數頁篇幅的等等才是文章。最重要的,是你把「寫」的這個動作落實。
  萬事起頭難,只要跨出第一步,堅持下去,才有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現實是,沒有起步,你永遠達不到。對於寫小說的人尤其如此,因為寫小說可以說是一種長期奮戰,是馬拉松。

二、立足:「寫小說」與「說故事」

  而寫小說,雖然目的是要表達想法,但是既然都用「小說」來包裝了,那就必須要有正確的態度:你是來「說故事」的──而讀者會從你的故事中看到、聽到、學到你所包含在你小說裡的東西,要簡化來講,也是就「小故事大道理」那樣。如果你只是想說理辯證,那麼金庸說的好:「只要有社論、報紙,何必再要小說?」
  小說的獨特性便是在此:透過貼近真實的事件,來闡述作者個人的思想、看法等等不一而同。同理可證,如果是想賣弄知識、甚至是對讀者說教,那麼就不要考慮用小說的形式呈現,因為作者必須了解,讀者會想讀小說,是因為他們是來「聽故事」的──不是聽你高談闊論。
  真的想這樣做,除非你自忖有高超技巧,否則,這種態度上的錯誤,幾乎會必然導致你的失敗──因為高高在上的態度,只會讓讀者背對你,而不想聽你說話的內容。但是在我的看法裡,這樣的做法,只能說是作者對自己寫作技巧的炫耀,同樣容易令讀者厭惡。

三、發展:「練習」與「功課」

  小說就是這樣特別的東西,看似輕鬆的故事裡,要表達的會是很多很多。而這些元素從哪裡來?自然是作者本身。所以作者也是有功課要做的,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自己身旁發生的事情、廣泛閱讀、仔細思考,這些都會是你小說最好的材料──也能避免你用各種關於內容缺乏的藉口來讓自己逃避寫作;另外,透過資料的求證,更會是對小說的保證。
  同樣的,寫小說是條漫長的路,在這個過程,也不要忘記為自己找動力,更不要忽略了該付出的努力。沒有什麼是一蹴可幾的,小說既是這樣具有獨特性質的存在,如果真心想要做好,那麼懂得督促自己是最最重要的──畢竟,練習才能達到完美。

四、結束:「完美」與「目的」

  然而,可以很篤定的說,沒有事情會是完美的,人一樣,小說也是。所以當小說完成之後,要問的是:「我是否達到了我想要的目標?」──也就是,「我是否表達了我想表達的?」而不是在意別人、在意市場對你的小說的反應。
  小說雖然是想表達作者的看法給大家,但是回歸本身,如前面所說,那是因為作者「有話想說」。說了這些話,當然希望大家來聽,只是沒有人會是受所有人喜愛的。所以,不要因為畏懼而放棄了自己表達的權利。就算是不成熟,有看法依然是最難能可貴的,勇敢說出來,不必擔心別人的看法。只要真誠,讀者都會感受的到,也會願意傾聽。
  而之後回頭再去看那篇作品時,已經進步的你或許會有重新改動作品的想法,只是我想這個部分雖然見仁見智,但是有時讓作品維持在當初寫完的樣子,保留那樣的初衷和青澀,留存成長的軌跡,或許也是不錯的吧!

五、進步:「意見」與「謙虛」

  當然,既然知道自己不完美,那麼適時聽取他人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雖然不必太過介懷別人的看法,但是寫小說對於所有人而言,都可以說是一種沒有止境的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懂得謙虛,適時採納他人的意見,對於自己何嘗又不是種進步的途徑?
  但是,對於意見的審慎評估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小說中就是來自作者的東西,外來的意見或許與作者本身想表達的會有落差,而更別說有的讀者根本就完全不了解你想說的。所以,要不要因此做出改變,終究是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對於作者來說,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功課。

  總結來說,小說既然做為一種文學,自然有其技巧,但是對我而言,作者的心態,永遠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具有靈魂的寫作者,與文字的量產機器之間的差別,就是在此。

延伸:技巧

  「寫小說」在前面被我簡單的定義為「說故事」──往下想,說故事要說的好聽,當然有得注意的地方,也就是技巧。一個不好看的小說,是很難讓人繼續讀下去的,所以為了讓你的想法能讓更多人看見,技巧做為手段,雖非絕對必要,但也是有其重要性的。

一、「角色」

  角色可以說是小說裡面最重要的元素,因為角色是代替作者表達作者想法的媒介,可能透過角色間的互動、或是角色在情境中反應。簡言之,角色可以說是作者的化身。每個角色都是從作者筆下誕生的,可能依據作者的個人體驗、日常觀察等地方產生。
  角色既是如此重要,那麼就有幾個不得不注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角色雖然是作者表達的工具,但角色不是「玩偶」,他們有自己的「生命」。作者需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這個事實:角色才是真正活在作者構築世界裡的人。
  而角色的生命根本來自作者對角色的事前設定,舉凡個性、思考模式、情感表達、價值觀念等等。而一旦這些設立了,確定下來,從此,這個角色就已經脫離了你的掌握,成為獨立的個體存在。當然作者可以依據這些事前設定來推算角色的下步行為,但是追根究柢,對於角色本身而言,那是他「活起來」的一個表現,不是作者可以隨意更改的。所以事前設定很重要,需得謹慎。
  角色作為作者的表達媒介,當然也是有輕重之分,其中最主要的角色──「主角」,則會決定小說的走向,因為他是這個故事的領導者。作者必須審慎評估各個角色彼此間的重要程度,重要者要最為耀眼,但不能掩去了作為不重要者的光芒。

二、「架構」

  以我解釋而言,架構是指小說整體的樣貌,也就是骨架,又可分為內、外兩種:「外在架構」指的是讀者容易可見的,或著概略而言,是小說的「背景」,也就是作者對於角色所處的世界所作的呈現與設定;「內在架構」,就是大家比較泛指的文章結構,更簡單的說,就是簡單的四個字──「起、承、轉、合」。
  一般而言,很多人會把「背景」這個部份拉出來講,不過對我而言,那是作者「有意」呈現給讀者的一種「建築物」──一個「環境」。這個故事中的世界是什麼樣貌、有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時間、說什麼樣的話……等等,都是作者要給讀者的一種預先存在於故事裡的「框架」──這也是我把它視為「外在架構」的原因。
  既然是作者有意的呈現給讀者的,那麼在做規劃時就要求完整,而在寫作時──尤其是當角色在裡頭活動時,作者更不能夠忘記這個雖然可見、但是卻容易忽略的部分。假設一個古代角色說出了類似「這實在是帥爆了」的語句,這種格格不入會讓讀者無所適從、妨礙閱讀,更是暴露出作者本身寫作時的不專注、甚至是隨便的心態。
  而「內在架構」,就是無關故事本身的部分,也就是作者對這個故事的「安排」,是結構上的、語句上的,若要譬喻,就是文章的「骨頭」乃至於「骨架」。這個部分要如何安排,端看作者個人個性以及寫作習慣,可以順敘、倒敘、插敘、交錯等等,只要這個架構是有跡可循的,並且能夠適切作者表達自己所想、營造出作者想要的氣氛即可。

三、「情節」

  情節可以說是一篇小說的具體呈現──本身可以說就是作者想說的「故事」,包括了裡頭的「事件」。這是替故事本身更加增色的部分,也可以說是上面說到的角色跟角色、或是角色跟外在架構互動所產生的結果:一個人在一個環境理的反應、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或互動,產生了故事本身的推衍。
  情節往往是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作者的故事的原因。最首先且基本的,就是要符合邏輯。如果一個角色揮劍砍在另一個角色身上,那可以預期的是另一個角色會受傷,而不會是瘀血。情節不符合邏輯、缺乏說服力,發生了太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讀者對文章的信任感會消磨殆盡。
  但是情節不是平板的,相反的,應該要是能夠製造文章起伏的元素,所謂的「刺激」、「衝突」作用便是在此。這兩者可能來自角色、或是環境,作用在接收角色的身上,讓角色產生「反應」,從而改變故事的節奏、氣氛,並且產生期待,來製造吸引讀者的要素。所以,情節從以上兩個條件看來,可是簡單說成是「合理的意料之外」。以我而言,就是所謂的「梗」或「點」吧!
  而上述的內在架構,就是作者安排情節的方式,依據方式不同,情節的開展也會有不同的變化。這個部分,很重要的是「節奏」,作者要明確弄清楚這個情節所要表達的是什麼、又希望能有什麼作用,不要在描寫途中混淆了重點,更不能為了「發生而發生」。

四、「敘述」

  敘述可以說是將小說除上述幾點之外的地方填補完整的元素,有點像是把留白給填滿的顏色、或是將軌道給連接在一起的卡榫。主要是針對角色、外在架構的描述,同時也扮演著替情節鋪路的作用。也就是說,這部分也關係到內在架構的「節奏」,簡單來說,節奏的頻率便是由敘述與情節兩者之間比例產生的。
  進一步講,故事充滿情節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欠缺了敘述,會讓小說像趕火車似的,令人喘不過氣。只是敘述雖然有緩和節奏的作用,反過來說,當這個部分拿捏不當時,便會令小說產生延宕、拖延的情形。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敘述也是對角色及外在架構的描寫、和對情節的推展,也因此,讀者對於這三者的具體想像,便是透過敘述來成立。回到更前面我說的,小說是根據「貼近真實」的事件來表達作者的思想,那麼這裡的「真實」,就是來自於敘述的細緻與否──更準確的講,是「精準」與否。同時這也是產生文章氛圍的一個重要要素。
  因此敘述的詳細程度與否,作者必須仔細拿捏,如此才能讓故事以作者希望的節奏平順進行,確實吸引住讀者的目光;並在這個過程中,讓讀者能夠同時獲得足夠建立想像的資訊。

五、「情感」

  這部分特別拉出來,不只是因為這部分具有重要性,更可以說是上面幾項綜合起來的混合──也是更前面提到,作者所想表達的東西。這裡不單指的是小說角色的情感,而是包括了作者在小說裡頭所表現出來的所有事物──舉凡是故事本身、想法、觀點等等。
  但不論如何,小說最基本的情感要素,應該要是能夠引起讀者的想像,讓作者能在小說中找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或是找到與自己世界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總而言之,就是要讓讀者與作者產生某種難以言喻的連結。
  其實我自己也無法明確敘述這個部分,因為這是一種複雜的多面向組合、產生化學反應之後的產物;更是作者在上述「心態」裡的種種的一種另類具體呈現。或許正因有了這種大家都明白、卻無法用語句去描述的地方,小說才會變成一種藝術、一種文學吧。

  那麼,歸結而言,我腦中的這五個技巧,假設用一幅會動的湖畔畫來比喻的話:整個畫面的構圖是「內在架構」,看不見的,卻會影響整個畫面的觀感;整個畫面的景象則是「外在架構」,確實呈現出一個湖邊景像的世界,畫中的天氣、時間點、土壤的性質等都是其要素;而「角色」是畫面中的風、湖、樹等等,要是微風、暴風,是大湖、小湖,是柳樹、松樹由作者決定,同時這也受「外在架構」的影響;「情節」便是風吹所產生的樹梢搖晃,或是葉落而在湖上所激起的漣漪;「敘述」則是畫面上的顏色,或是描繪上面種種東西的線條;「情感」,則正是這幅畫的意境。

  言至此處,其實我想到能說的大概都已經說完了,接下來的部分,讀者可以直接略過,因為這是本文的小小作者對自己提出的看法的檢驗,以及對自己過去作品的分析檢視。

自我檢視:〈《鶴齡》〉

  這是篇我自認不是很傳統的武俠小說,總計一萬多字,初寫於高二,前後總計修改了三次,一大兩小。講的是一群人爭奪一本記載有長生不老方法的書,但最後卻反而由無心爭奪的人取得的故事。

一、心態:「想寫」與「去寫」

  當初寫這篇最早的想法是:「想寫篇有不會武功的主角的武俠小說,來突顯『武俠』中的『俠』」,以及「想寫一個『兩段史實中間的傳說』這樣的故事」,及至這故事後來成型之後,又多了個「表達自己嚮往『淡泊為樂』那種生活」的想法。
  這篇的寫作時間不算長,但是卡在高二將近考期的時間裡面顯得有點緊湊,不過每天逼自己一點一點利用休息、甚至是上課時間,花了一兩個月,才終於把它寫完,總計一萬多字。另一因素則是有參加文學獎的壓力。

二、心態:「寫小說」與「說故事」

  因為後來有了體現自己嚮往淡泊的這種想法,所以在寫作之中難免會有相關的情節,初版的文章在這個部份算是非常失敗的,因為目的性太強,導致文章看起來沒什麼樂趣,只是為了寫而寫。之後高三時看了覺得不滿意,又棄稿重寫,把裡面故事的細部架構建立起來,也終於看起來比較像是一個故事,而不是初版那樣明顯就是來說理的文章。

三、心態:「練習」與「功課」

  這個故事其實算是對當時某些發生的事情──大概跟考試上大學有關──有點感慨,最後一直在腦中打轉的結果,就變成了這樣的呈現。而當靈感點閃現在「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這點之上之後,便查了相關的一些資料,最後見縫插針,才有了以醫術為中心點散發出去的構想,最後張三也才會變成醫聖張機的祖先。

四、心態:「完美」與「目的」

  我個人是個完美主義者,所以對於作品的完成度老實說會很在意、也很執著。不過弔詭的是,我對自己的作品都很自戀,所以一但我認為我達到我想做的目標──把上面第一點的想法寫到故事裡落實之後,我就會很開心,別人給的建議或回饋,雖然多少會放在心上,但除非是真的很嚴重的問題,我也不會再去修改它了。所以這篇文章,即使現在回頭去看它,雖然有些不足,我還是很喜歡,有時看著看著也會不自覺笑起來。

五、心態:「意見」與「謙虛」

  其實我個人是很喜歡看讀者的意見,一方面有人看了小說,另一方面也想聽聽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看法。不過我個人倒是很少會依照讀者的意見去更動作品,除了上面提到我對作品自戀的原因之外,同樣的我也希望向更前頭說的那樣保留作品的純粹與自己的成長紀錄。當然讀者提出的意見,通常我在下次寫作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
  在這篇作品的狀況是,那時初版寫完之後有幾個人幫我做了評論,後來過了一年,我再回去看時,覺得這篇作品完全無法吸引自己,因為如同上面說的說理性太強,因此後來在高三考是重點期的時候也是斷斷續續重寫,直到大二藉著某次寫作課才終於改版完成。

六、技巧:「角色」

  這篇作品的男主角張三,是個個性木訥的老實漁夫,完完全全的普通人,也不會武功。女主角常妙婕則完全相反,個性靈巧活潑,醫術高明、武功高強,算是跟張三做個對照組。不過兩人同樣有著淡泊、熱心助人的俠義精神。所以追溯回去,跟我當初寫文章的用意,有很大的關係。

七、技巧:「架構」

  這篇文章的「外在架構」,由於牽扯到部分歷史──還記得「想寫兩段歷史中的傳說的故事」這件事情吧──所以推算時間,是在秦始皇後的兩百年,也就是西漢的時候。但是本身故事文章跟史事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是「傳說」,所以簡單而言,這裡呈現的指是個古代的世界。除了特別去注意裡面的文字或是器具──用的是秦篆、竹簡之類的──有無不符朝代的現象,大抵就是一般寫武俠要注意的背景。
  「內在架構」的部分,開頭與結尾分別用了兩段以標楷體表示的文字,用字也故意簡潔,讓它看起來像古文,為的就是讓它看起來像是史書上的文字。而另一方面,每一章的章節名都用的是「……之後」的型式,為的就是呼應開頭「史載,之後……」、結尾「傳說,之後……」的部分。基本上是順兩法,沒什麼特別的。另外每個段落都是以「雨仍在下」來結束,直到最後才有雨過天晴。

八、技巧:「情節」

  分幾點來說:
  第一,從張三被射下海開始,到後來的種種情節,都顯示了常妙婕的醫術極好,家裡則是醫學世家。後來即至張三跟常妙婕夜談的同時,先讓常妙婕否認了她跟《鶴齡》有關。在海底暗穴那部分,則用天蠶絲布來暗示骸骨跟常妙婕之間的關聯。最後發現骸骨就是常妙婕的祖先常壽,《鶴齡》更是她祖先的遺物,只是單純的一本醫書,根本沒有長生不死之法。
  第二,在往蓬萊島上高地時,武林眾人除坎水派弟子接連病倒;在崖前,武功高強的六大掌門全部上不了崖。常妙婕後來點出是因為坎水派洛掌門下毒,所有武林眾人在船上開會時喝下的那杯酒有異。
  第三,這故事是兩段史實──秦始皇尋藥和醫聖張機中的傳說。因前者尋藥的過程,誕生了眾人搶奪《鶴齡》的風波;而後得到《鶴齡》的張三與常妙婕結為連理,這本書成了《傷寒雜病論》的前身,張三則成了張機的祖先。
  這部分大抵如此,畢竟是個一萬多字的小說,塞不下太多東西。

九、技巧:「敘述」

  裡面我花了不少篇幅來敘述不一樣的風景:一開始的暴風雨突顯那種不安定的氛圍;中間的張三看蓬萊島、常妙婕與張三登崖遙望都希望能區別出兩人與其他武林人士不同的心態;最末的天晴則是代表著風波已過等等。
  另外有些描述兩人動作的語句與對話,像是常妙婕對張三開浮屍的玩笑、或是張三說常妙婕像仙女、抑或是張三決定要不要拿竹卷來燒時的那種困擾等等,都是為了凸顯兩人的性格。而其餘的,大抵就是作為連接,來把整個故事串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十、技巧:「情感」

  這部分絕對不是我說了就算的,但是我確實希望讀者們能接受到某些訊息,或許是「人生不必過分追求什麼,只要平凡也是種幸福」這樣的想法吧!當然當中常妙婕不顧自身安危解救張三、或是張三不會武功卻仍舊義無反顧的跳下崖去就常妙婕等等諸如此類的地方,也是希望表達一種「俠」的精神。

  到了這裡,這篇文章算是完完全全正式結束了。不管讀者們是很耐心的看到這邊、或只是走馬看花的看過去,其實我並不奢望讀者從我這裡學到什麼,畢竟寫作這種東西很個人,而上面那兩大部分共十小點的分項,只能說是我寫文章到現在的一些自我省視的基準吧!就如同前面說的,這是對我自己過往的一個紀錄,而在紀錄的同時,我重新思考了我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標準來檢視自己的小說。八千字左右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過去懵懂寫作的自己而言,算是有長進的長了;但對於未來還要持續進步的自己,絕對是太短的。
頂部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65
用戶失蹤天數 41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26.26.157
發表於 2012-4-8 11:42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應魂之邀,我也來分享一下自己自小學五年級下學期以來的寫作回顧,不期望有什麼教學相長的意義,就當作是一個心得分享吧!

  在看這落落長的寫作歷程中,因為我的記憶力不太好,記的年份可能會有錯,還請各位知情人士多多包涵。



  話說從頭。

  我小時候就是個很愛胡思亂想的人,每次總會想著任何的事情「如果怎樣怎樣」會「變得如何」,而這樣的動作在我腦中裡逐漸翻轉,常常都會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可惜的是,我那時候根本沒想過要把這些東西記下來。

  記得小學高年級那時,夢幻遊戲正流行,雖然自己並沒有每天都守到電視面前看的行為,卻第一次認識了「穿越」這種表現模式,後來因為買了喜歡的筆記本,因此就順手用當時自認為「最漂亮的字」寫了下來。

  事實上,這些文字源自於我想畫的漫畫,我想畫一個古代王朝的故事,類似埃及神話,然而我卻不知道裡面的人原本會是什麼樣子,在當時網路不是很發達的狀況下,我選擇了跟夢幻遊戲一樣是穿越的方式表現。

  然而每每畫到一半,便在一些地方卡住,所以我決定用文字表現,最後再重新訴諸圖像。──這就是我第一部小說的開端。

  這裡要說的是,寫作通常有一個契機,而無論那個契機是什麼,總是把想法化為文字的第一步,無論那步踩得漂不漂亮或者好不好,我想說的是:「先求有、再求好。」

  繼續說到我那個故事。

  「兩個年輕女孩子因為私人飛機失事而穿越到古王國,並且被當地人誤會為敵國間諜所追殺的故事,而後來又陸續穿越了幾批不同時空的人馬,變成了混亂的戰爭和戰鬥。」

  至今看來,這樣的構想我仍覺得很帥氣,也不禁佩服自己從前的大膽。然而因為文字的字彙量不足,甚至無法好好地介紹著每個人,以至於最後到了要畫表格來突顯每個人物的裝備和特色──如此窘境。

  後來升上了國中,因為不滿意這樣的安排和文筆,也就一路重新開始,以相通的題材,開始寫下一次次大同小異的故事,然而在如此執著當中卻也不難發現自己正在慢慢進步當中。

  我是個書看很少的人。

  應該說,我很少在看小說。我看的書,通常都是研究類的書籍較多,因此我也無從從他人筆法當中去學習到些什麼。

  但在這裡我必須說的是:「先模仿,再創造。」模仿不可恥,那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勇於模仿、勇於創作,並且要多涉獵各種不同的書籍和作品,到最後總能走出自己的風格。

  後來,我的確走上了模仿的道路,在國中二、三年級時,拼命地寫著同人小說。當然,是布袋戲同人,我將所有看戲的遺憾全都寫下了,那當時,還有兩位要好的朋友奉陪……

  雖然那時候的文字簡便,甚至可以說是草率,但我放了很大的精神下去,並且裡頭劇情也不會蜿蜒曲折,而是帶著輕快的節奏向前。那時候的寫作堪稱為「快樂寫作」,無憂無慮地、並且也沒有什麼作家夢,很是快樂。

  到了高中後,仍有一小段時間是在寫同人文,但總算,帶點玄幻色彩的武俠小說──《不歸》終於開始寫了,應該說從國中開始構想、書寫,到現在終於正式開始謄到電腦上。

  其實這部小說本來也是同人小說,但只是取背景,人物沒有重複到,因此也算還好。這部小說很直白,就是一個孤女在外復仇的故事,主軸就是打垮繼母和後面的一個邪惡勢力。簡單的來說雖然不若八點檔的紛紛擾擾,但也是場家庭紛爭就是。

  這部小說說是武俠,但武打草率,偶爾又會有個邪惡氣體什麼的亂竄,因此也算是滿好玩的。雖然文字上仍是很粗淺,但我喜歡的是裡頭一個附庸家族的人所表達出來的情感。

  而這部小說讓我了解我對於背景架構的功力不足,因此也開始籌畫起以前國三時想寫以我和另外兩位要好朋友為主角的武俠故事《天命》,當然,後來寫完大綱、作完人物設定後就沒有繼續寫下。

  這時又重看了三國演義,又想把三國寫成類似封神演義般的神怪小說,最後也是只寫了兩三章就有感於故事之龐大,加上課業和公務壓力而作罷。

  到達了這個階段,差不多是我的「啟蒙時代」吧!因為陸陸續續寫了非常多斷尾小說,或者做了非常多設定,因此這方面的功力有所成長,而也因為沒在看布袋戲的原因,也漸漸脫離了神怪的思考範圍,號稱武俠的小說,也終於慢慢地像武俠了。

  後來,因緣際會接觸到了金庸的〈白馬嘯西風〉──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雖然是篇短篇作品,也在國中時期似乎只看了一半,不過高中看來總有另一番感觸,雖然沒有影響我什麼,但我卻對於所謂的武俠小說有了真正地初步認識。

  當然後來接觸了險惡的《連城訣》,對於武打有了更近一層的認知。然而這時候我的寫作進入了非常大量的「試寫期」。因為有感於自己的不足,也碰觸到了冒天,簡略地看了不少作品,發覺自己需要大量的練習,而前前後後被我練習的稿子可說有上百,而且還是「數百」之多。

  ──從《不歸》的電腦書寫到現在試寫期,得注意的是,這只有一年的時間。

  這裡我可以說,要進步,就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而後,就近入了創立醉俠時期。

  說真的,那段時間還真的不務正業,東寫詩、西畫畫、南醉俠、北文章──小說根本沒有出現在我那段人生當中,我只是寫著短篇的文章,沒有長篇的小說出現,就連斷尾的也沒有。

  那段時間大概跟陸劍希家破後一年一樣,沒有練劍,只是呆呆坐著一樣──現在想來還真是頹廢啊!

  雖然偶有構想,但也都在腦中轉轉便作罷。但說真格的,上課時間無暇、下課時間忙糾察,晚上回家不是打工、補習就是被罵,或者畫畫啦、繼續忙糾察公務,假日呢?簡單啊!泡醉俠!

  而這樣的時間大概過了……不知道多久,終於又有一點進展。那時候,我接觸了奇儒的《凝風天下》,並且為裡面的風格所驚艷,沒有惡狠狠地打殺,只有各謀其事的立場,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好人!又、每個人都是彼此之間的壞人,我認為他把英雄惜英雄的感覺描寫地很好,並且深深為之著迷,所以我又開始創作了武俠小說。

  這部小說本來訂定於商末周初,後來卻因為用的兵器上有點麻煩,所以改為隋末唐初。其中一個片段還請了紫月看過,確認這樣的過場打鬥的確是武俠後──那時我早清楚了解自己過去所謂的武俠頂多是武俠精神、而無武俠內容──便開始大費周章地設定了起來,也頭一次寫出了大綱。──而不是在腦中寫。

  當然可想而知,我根本沒把這部小說發出來,也因為設定太好了而捨不得動筆,後來又繼續流連在設定、寫大綱當中。然而這段時間以來,由於頻繁地架構著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因此不但架構能力大大提升了,就連人物設定的能力也是有長進,並且也在一次次的設定當中找出了當初自己的缺點。

  其實我覺得這是我一個滿奇妙的能力,我常戲稱為「睡夢學習法」,常常一部小說前後寫的時間隔不到一天,期間也沒有多看什麼作品之類的,就突然能夠大有長進──有時候也是小有進步,這點還滿神奇的。不過追根究柢,我認為那是累積的成果。因為我心心念念,所以有時候累積到一個程度就會爆出來,大概就是板塊壓力一樣吧!

  「累積」──這件事情其實我覺得還滿重要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同樣的,只要平日不斷地累積,總會有一天能用得到。人的眼光要放長遠啊!……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慨。

  好吧!時間跳到了大學,是我正式參與山莊志創作開始,那時寫來雖覺得有些彆扭,因為從頭開始我就對山莊志抱持著讀者心態,要不是劍希被拉下來,我現在大概還很快樂地看著山莊志的大家打打鬧鬧。

  等到那時開始創作,我才驚覺到,我真的還不夠格。

  比起阿雪、小浪早早就如此優秀的文字,我那時可說是在遊戲人間啊!

  那時候我也開始創作了第三部奇幻──第一部正式奇幻《阿席爾之翼》,說實在話,這算是致敬作,因為背景上我沿用了《聖劍鍛造師》的場景風光,縱然除了巨大野獸外,幾乎無一相同,而有關於「騎士」的設定很多小說都有,不算模仿,但是因為是憧憬著《聖劍》這部作品下去寫的,因此多少也會有些情感在裡頭。

  這樣的奇幻小說讓我認知到了我仍然有創作各種不同類型作品的能力,但是,我卻對於總體世界觀而言開始執著了起來。後來因為這部作品的關係,我想寫架構小一點的故事。

  於是我稍微修飾了早前的《帝女》,繼續創作著。

  當然啦,哈哈哈還是斷尾了!

  再來,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想法,並且也根據著自己對歷史的單純熱愛想寫起歷史小說。其實,《帝女》雖然是架空小說,但卻是一個穿插朝代──把五代完全取代掉的一部小說,因為上承李唐、下開趙宋,因此寫起來也是頗費心思。

  而後,我認真思考起自己創作歷史小說的可能性。

  於是先先後後有了《蒼龍劫》、《掘龍》、《秋心》等小說,其中《蒼龍劫》廢了我半年的時間取材、背書,《掘龍》只做了設定並且是依照武俠為主幹還不算數,《秋心》則是嘗試了新的寫作方式來寫的小說……

  而在此過程,再度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邊我必須說的是:當學得越多,便會覺得自己越渺小。

  剛才看了一下,自己的作品包含斷尾有數百之多,超過三百了。每部作品起碼都寫了一章以上,並且也有詳細的設定,其間所花費的精神與時間真的是非常龐大,然而,我卻無悔。

  再來,我決定重回武俠──為了《陸劍希傳》。──說到這部作品,最近才剛完結呢!而提到了這部作品,也代表了我要把這篇歷程完結了。

  《陸劍希傳》對我來說不可謂一個突破,我寫了對我而言有史以來最詳細的武打,並且也將一個個角色盡力地刻畫完全,當然我們的主角──陸劍希的情感和長大的過程變化是裡面最大的挑戰。

  這次的出產算是非常的迅速,我在短短的兩期會文時就把所有剩下的章節寫完。而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我學習到的除了是形容武學的詞彙外,還盡力地把每個人使出同一個招式的部分做為區分,例如四哥陸劍淵是水,那麼使出來的劍法雖同樣為陸家劍法,卻能似水般沉潛、亦能夠一轉為怒海狂濤。

  而同樣的,在如此迅速產出文字的過程當中,體會到了,其實若催逼著自己產出大量文字,那進步的幅度將會比慢慢醞釀還要快。不要殷殷期盼著回頭修改文字,而是一直往前走。在有空時回顧一下自己的軌跡,或許能學到更多。



  這篇歷程我將其總結重點吧!

  第一、初試期:「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先求有、再求好。」

  第二、探索期:「先模仿,再創造。」

  第三、成長期:進步的法則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第四、啟蒙期:多「累積」,一定會有幫助。

  第五、成熟期:不要畏懼留下軌跡,放膽像前不斷邁進。

  最後,第六點,寫作與學習一樣,是永遠沒有終點的路程,並且寫作和學習一樣,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只要不斷地耕耘,最後一定會有收穫。享受寫作、享受學習。


 
頂部
dt616717 (小任)
參事
Rank: 6Rank: 6



UID 175
精華 0
積分 465
帖子 529
金錢 5363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12-1-9
用戶註冊天數 4462
用戶失蹤天數 3561
來自 新竹
狀態 離線
114.41.138.175
發表於 2012-4-8 11:56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讀後感

  魂說的是指長篇小說吧,相較於我寫的短篇小說性質有相當差異。暫且不討論短篇如何書寫,以小說作者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

  五個心態都相當基本而重要,但有些不同意或補充的部分就會個別敘述我的看法。大致而言,這些都寫得相當不錯,因此會以補充居多,但是寫作是有說不完的方法,因此只提個大略。

  產生是一個作家的開始,世界上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讀者而另外一種是作者,很幸運地,我是一個作者,因此我可以寫自己的故事。但或許有太多概念要寫,就先做個筆記,不論是主旨或是想寫的場景,先稍稍做個50字的簡述就可以開始了。不過寫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有趣或是痛苦的細節,這時喘口氣再重新繼續寫。不過中途可能需要大綱的輔助,就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大綱,再下手繼續。

  立足部分則提出創作動機,主要是說一種作者不可存的心態。說故事不是要特別文以載道,那是論說文辦的事。故事最主要的就是作者想說,可能是生活的瑣事、聽過的事,甚至是夢想或幻想,都可以是故事。因此不需要特別有想要發揮的知識或思想,那些都只是附屬,只要你認真再說一個故事,其實讀者會從裡面讀到你想說的,不論是否刻意,而讀者自然會得到自己的心得。於是,不用多心,好好寫故事就行了。

  發展是講述觀察與累積,養成作家的步驟。觀察確實是相當重要的,從描寫最細微的背景到人物的性格,都不外乎觀察。但觀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或許是找時間細細描寫靜物,或是到麥當勞、星巴克待一個下午觀察人群,甚至是從生活中的人事物取材都是很好的方式,就看喜歡與需求。不過經驗的話就會面臨到扁平化的問題,也就是你的經驗別人有,但別人的經驗不一定你知道,但這可以從多體驗多與人交流解決,此外每個人的心境都有差異,仔細描述從自己角度看到的,想與別人的作品就產生差異了。

  結束講述的是面對完成作品的觀感。有人或許會希望作品能被閱讀,因此委曲求全,講一個人家喜歡但自己不見得喜歡的故事。但這樣真的好嗎?或許每個創作者都心知肚明,自己喜歡的故事就是那樣,因此還是照著自己的心意來寫,不論是人物還是情節,只要合情合理就沒什麼不對。世界上這麼多人,總會有對盤的知己吧,你的作品就是寫給他看的。

  進步是講述聽取意見與修改的重要,不過我覺得魂這邊少提到改稿的重要性,也許不是歸在這一類吧。魂這邊著重於該如何面對別人的意見,但其實需要明白作品缺陷的類型,若是結構上的問題、情節合理性等就必須做修正,第二段就是說另一種錯誤,故事核心或是理念,這就不能完全依照他人的想法去看,若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用改了,清楚說明的話,或許會發現是結構的問題也未知。

  我不認為技巧是非必要的,因為若不能夠擁有基本的技巧,就不會是一篇好小說。因此我認為需要講求技巧,至少是基本技巧。技巧這部分或許會和魂的意見有衝突,不過也僅是我的看法而已。

  長篇小說的重心發展確實在於人物,若是不能夠創作出生動的角色,那故事的精彩性將大幅下降。魂的論點沒有說得更深入有些可惜,創造角色有不同的方式,但有些是最重要的。我認為關鍵在性格,其餘外觀等都算是附屬,但人物性格可以決定小至動作,大至故事的發展走向。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就是拿來說小說人物性格的重要,因此不可輕忽。但是改變性格是可行的,要小心行事,不能讓人物大轉變。而主配角其實比較沒意見,但要注意出場人物都要給予意義,不能讓太多角色只是跑龍套的。

  外在架構與內在架構我相對不太重視,不過或許也是種弊病,尤其是在內在架構上。像我的話不需要太在意外在架構的問題,因為取材背景的因素,但寫有架空或是其他時空的背景確實要注意細節,不能有非設定中的事物出現。內在結構比較不懂,解讀是整體情節的安排,不過這確實是有比較高深的技巧,但一般來說外在架構等會重於內在架構,因此若沒有心力應該可以不需要太刻意玩弄,穩扎穩打就好。

  情節是故事的基本單位,這是我和魂對於這個詞的定義不同,但若是依照魂的定義去看應該就沒問題。魂對於這個詞的定義看來相當於物質相遇時的反應產物,因此就繼續這樣下去吧。合理性不用說,要符合故事內的設定才行。而劇情的起伏是必要的,不過我不認為這兩項是合稱合理的意料之外(若我依照字面解釋),因為不見得需要意外,而是精彩的衝突就好,不過也僅是語詞的定義之差,魂還是有寫出衝突。不要為了發生而發生是相當重要的,小說沒有不重要的細節,所有的事都是為了整個主旨而走的,因此對於不重要的部分要斟酌,能省則省。

  敘述就是描寫外在事物的部分,好的描寫會給人清楚的印象,從而建立起世界的架構。這部分的話就要討論精確的部分,適當給予印象確實能夠讓人建立起這件事是真實的感覺,而大部分的小說需要這樣的輔助才能夠成立。節奏的控制主要是讓故事的靜態敘述和動態情節平衡,適當的比例能讓故事更加吸引人,不致於讓人昏昏欲睡或讀得太過緊張。

  終於寫到最後一部份,情感的話不獨立於前四項,而是由四項混合起來的。以我的觀點來看與魂稍有出入,但同意最後一句情感就是虛構小說與真實世界的連結,前幾項沒那麼重要,我想情感是始於連結。如果讀者會因為角色的處境而有感動,我認為這就是成功的情感連結。題外話,其實很多作者的小說會透漏內心,像是以蝴蝶的小說為例,角色性格都有種規律,可以從中知道蝴蝶個人的經歷。

  魂分享了這一大段的個人經歷,其實收穫很多,不然我大概也不會寫這麼多回饋。這篇相當用心,可以做為一個基礎的教學範本,看看魂未來會不會擴充成更完全的版本。雖然在後面因為腦袋不清楚,好像有點重複字句。但是我與希望自己能夠分享讀後的感覺與收穫。我寫作的經驗遠不足魂,但我的想法或許也有可取之處。若不吝嗇的話,也希望能繼續討論。
頂部
浪蒼之魂 (茗劍入魂•上官魂樂)
元老



UID 9
精華 1
積分 10865
帖子 2791
金錢 16551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2
用戶註冊天數 6063
用戶失蹤天數 100
來自 天涯海角•雲遊神處
狀態 離線
42.74.64.114
發表於 2012-4-9 03:32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首先,感謝兩位佛心來著把這篇給看完了XD

這篇落落長文章,其實是我在看之前由夫人分享的「38個寫大眾小說時最常犯的錯誤」這文章之後所誕生的,因為我發現這裡所謂的三十八種錯誤,在我個人歸結起來不過就是簡單的幾個基本小說點的注意事項(這樣說好像有點自大XD)。

我個人的習慣,會把外來的知識用我自己腦中的架構統整起來,也就是我接受新資料之後,我會把它歸類到我腦中的自立架構;如果因此發現架構不敷使用,那麼架構就會擴充,裡面資料會重新整理。

所以我開始回想我這十年(虧得夫人提醒,其實真正寫作的時間點只有七年而已,十年是以創作來算XD)寫作的個人經驗,還有看過的其他作家分享的寫作技巧。

於是乎便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想法XD

因為算是臨時起意.....所以花的時間也意外的比想像中多(本來我只是想寫回帖那樣),最後變成眼前這篇尚算完整的文章。

其實看了夫人寫的文章之後,我才覺得我這好像是寫作的注意事項歸結,反倒不是個人寫作歷程.....題目完全定錯XD(根本跟延伸兩個部分,現在我看起來好像是兩個異世界一樣,根本就是兩件不同事情囧)

另外也很感謝小任認真的回覆,這邊所提出的都是個人的整理與吸收轉化出來的東西(跟上面我說的整理外來資訊的方式有關),所以那些什麼定義的啊,都是出自於我自己的解釋,所以或許會跟大家認知的不同吧!(這時覺得政治學方法論真該好好學)而且我個人比較喜歡指點出原則性的東西,所以細項反而不太去提。

最後還是很感謝夫人(我不記得我有特別邀稿啊,只是希望看到寫作康莊大道的V2.0而已XD)跟小任的回饋;至於小任說的更完全版本......應該不會有這東西吧,短期內XD可能要等下一個十年累積更多經驗值XD

晚點有空,我會針對小任提出的幾個問題回覆,就是討論XD

[ 本帖最後由 浪蒼之魂 於 2012-4-9 03:39 PM 編輯 ]
頂部
浪蒼之魂 (茗劍入魂•上官魂樂)
元老



UID 9
精華 1
積分 10865
帖子 2791
金錢 16551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7-8-22
用戶註冊天數 6063
用戶失蹤天數 100
來自 天涯海角•雲遊神處
狀態 離線
111.81.45.49
發表於 2012-4-10 03:38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私人訊息  Yahoo!
那麼,說好的討論回覆XD

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指涉是長篇或短篇小說,我以為不管長短篇,這些重點都是一樣的,只是偏重的部分會不同,那又是另一個話題。
更何況,其實我自己並沒有真的寫過長篇小說的經驗。

那個五點心態我想是基本的基本,所以倒也沒有說的很多,小任提出的我基本上都同意。
至於改稿,我想確實是我忘記了,又或著說,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功課」之一吧!
對於一個作者來說,呈現給讀者的應該要是最好狀態的作品,這是一種基本的尊重態度。
不管是對作品、讀者、或是作者自己。
不過確實應該增補上去呢。
另外,依我的看法,稿子有時完成了、除非有重大問題外,不再去動,也是一種成長歷程的紀錄。
另一個原因對我來說更重要,是能保留作品的初衷。
題外話,以長篇小說而言,似乎很少有像金庸那樣把自己的作品好幾修的例子。
而這些修改好不好,就我看到的評論,大家都說,雖然改掉了邏輯上的矛盾,但是有些地方則失去二版那種令人喜愛的情感元素。
當然,也是見仁見智。

至於技巧部分,也是如小任說的,那是非絕對必要但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
角色的部分,沒有深入我想是因為我這篇文章也都只講原則性的,而小任說的性格,就是我說的「活起來」的部分。
至於內外架構,這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彙,以一般而言,外在架構指的是「背景」或「世界觀」的部分吧!而內在架構就是一般而言的「文章結構」。
真要我說的話,就是像文章裡提到的「起承轉合」,也就是文章的節奏性吧?
情節的話,在我的想法裡有點像是化學方程式的產物,確實是各種物質反應的結果。
而「衝突」、「刺激」也是這種產物的其中一類,可以說是裡面屬於比較具有激發文章氛圍波動的一種。
「合理的意料之外」,就要說回情節的「邏輯性」,「意料之外」就是「衝突」跟「刺激」帶來的讀者的反應。
所以,更淺白點說,就是你知道A是這樣,B是這樣,但是A+B的時候產生了你沒想到的事情,可是你回頭去想,這樣的事情對於A或B來說都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邊舉一個例子好了:不知小任看過《神鵰俠侶》沒有?後面的劇情裡,楊過中了情花毒、而小龍女中毒又受了重傷,為了讓楊過好好活下去,小龍女與他訂下了十六年之約後跳崖自盡。楊過十六年後發現這是謊言,一夜白頭,居然也就跳下去,最後才因為如此找到了小龍女。楊過的深情、小龍女的淡泊和對彼此的心意,最終才造成了這個情節。
可能例子不是很好,大約是這樣的意思。
我想這部分只是我跟小任的定義不同。
敘述部分就不贅述了。
最後「情感」這個地方,我覺得可能是我用詞不當,因為我不知道這個部分有什麼詞彙可以完整表達我的意思。
或許在我舉的湖的話的例子裡說的「意境」這個,會是更貼切的。
至於我覺得那是混合體的緣故,是因為我覺得這不是可以單獨表現的東西。前面的東西都是可以獨立的,唯獨這項不行。
試想,把上面的另外四個架構拿掉一個,感覺小說好像就少了什麼,更沒有辦法呈現作者想把達給讀者的東西。
所以,這邊「情感」我更偏向於把他解釋為作者想呈現的主旨。
不過我想這部分也是有例外的啦。

大體如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