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分享] 電子期刊第二期投稿-中暑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dt616717 (小任)
參事
Rank: 6Rank: 6



UID 175
精華 0
積分 465
帖子 529
金錢 5363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12-1-9
用戶註冊天數 4463
用戶失蹤天數 3561
來自 新竹
狀態 離線
118.160.81.103
分享 
發表於 2012-9-1 02:13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電子期刊第二期投稿-中暑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中暑是現今夏日常見的疾病,包括睡眠品質變差(睡不安穩、易醒、早醒)、身熱感、小便偏黃、頭暈、胸悶、多汗、疲倦乏力等症狀。此類症狀發生的主要原因為身體無法調節體溫,在周遭持續維持高溫的情況下,使得身體內積蓄過多的熱,終而中暑。由中醫的說法來看,是暑邪進入營分,使體內充滿著熱,邪熱可能侵入心包,導致昏迷;或是使體內的水分喪失。暑邪是中醫所謂的致病因子,它產生的疾病多是熱,以及容易發汗等。營分為溫病此一辯證系統較嚴重深入的病程,多有煩熱、夜不寐的症狀。心包是包圍在心臟周圍的外膜,具有保護心臟的功能。

由病邪的特性就能知道中醫會如何治療,暑熱容易耗氣傷津,為陽邪;又常常挾帶濕邪進入體內。因此中醫治療通常有四個方向:清除暑熱、益氣健脾、化濕、滋陰,這四個分別對應暑邪的特性。首先清除暑熱是最直接清除多餘熱的方法,像是陽明病的白虎湯就是很有名的例子,直接運用寒涼的藥物除去熱。益氣健脾雖然跟暑邪的關係較遠,但是暑邪容易傷害脾的運作功能,脾氣易虛,此時會有食欲不振的現象,消化功能也會下降;因此才會產生針對消化能力下降的用藥對策。滋陰則是對於暑熱帶來的傷害,也就是失去水分的部分進行補償。通常陽邪容易傷津,因此需要滋陰之藥,防止因為暑熱而造成的傷害。

平日預防中暑的方法是盡量避免處在高溫的地方過久,除此之外也要適當補充水分。如果稍有不適,馬上到陰涼處並補充水分,可以預防中暑的情況更為嚴重。

[ 本帖最後由 dt616717 於 2012-9-1 02:15 PM 編輯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