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文化] 二十四節氣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分享 
發表於 2013-7-19 06:44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二十四節氣
古代農民可能記不準日期和時間,卻往往對二十四節氣瞭如指掌,這是因為節氣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聯,廣大中國農民所熟悉。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在外國的曆法中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而中國曆法中是以"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即如立春、立秋等。


從古人對節氣最早的命名,如《尚書》記載的"日中"、"宵中"等,可知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節"的意思是段落,"氣"是指氣象物候。 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跡上的位置劃分的,並描述了地球因太陽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因地球繞日一年轉360度,將360度分為24份,每份是15度,15度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即約15天,這就構成了二十四個節氣了。


每個節氣的專名,均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數,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為"節";逢雙的為中氣,簡稱為"氣",合起來就叫"節氣"。


人們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把二十四節氣中順序每節氣各取一個字編成了下列的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至現代人農事及日常活動的重要依據。




以上資料取自http://hk.chiculture.net/1302/html/1302festivals_d.shtml
頂部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發表於 2013-7-19 06:54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頂部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發表於 2013-7-19 06:58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節氣與民俗兼顧的三大節日  
一、立春
  『立春』在傳統的曆法上,多半居現在歲首正月,但有見於年底,這完全是因當年有無閨月及節氣的推移而有所不同。

  立春,一如其字義,是春天此時已降臨大地,一切有創造性活動都將隨之而展開,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都為這一天的來臨而充滿喜悅和希望。


  古籍中,有關立春的記述不少,從左傳、歷代正史、詩歌、著名筆記、雜著等,都會為這一天歌頌過。左傳說:「立春為啟,立冬為開」意謂是一年的開始,用的雖只是一個「啟」字,蘊含的卻是無限的生機。


  我國自古就是個農業國家,春季的來臨,對農業意義的重大,自不喻可知。所以遠從週代開始,朝廷就有重大的祀春儀式,除了迎春之外,皇帝又在這一天下詔,鼓勵全國百姓投入農業生產,因此,對農民來說,立春只是個賣力耕作的訊號。


  到了宋朝,由於國勢轉弱,戰亂與荒年接踵而,是朝廷更重視祀春大典的舉行,祈望上蒼能賜給他們一豐年。對這種於事無補的農作活動,著名筆記如《東京夢筆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都有簡要而生動的記述,不論官民,都像過年一樣,很快樂的渡過這一天。


  宋以後,元、明、清諸代,朝廷也都沿舊例祭春,故「迎春禮」、「鞭春禮」向考官祭重要節要禮典之一,目的在慶賀一元復始,大回春,並祈求新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1)迎春禮
  「迎春」是農業禮會的重要歲時節慶之一,相傳已久,依據傳統金、木、水、火、土等五行觀念,植物具有向陽,趨光的習性,太陽又出自東方,所以木行屬於東;春天是萬物復甦,草木欣欣向榮的歲月,所以木行也屬於春天。清代台灣府城的「迎春禮」就在大東門外春牛埔舉行,所以木東門的內門額即稱「迎春門」。


   根據台灣府志安一半縣雜記等方志,皆有詳細記載此項傳統民俗:即官方事先以布袋糊泥塑造十一牛,並依年運五行而將金、木、水、火、土牛體各部位分為青、紅、黃、白、黑等五色,土牛及成為色彩繽紛的春牛,旁立執鞭芒,乃值年太歲在立春前一,日台灣府知府牽所屬官員至春牛埔祭拜芒神與春牛,稱為「迎春禮」。


  禮畢,鼓樂引導春牛前行,芒神次之,官員後,一行浩浩蕩蕩自大東門進城,沿途鳴鑼喝道,以供娛樂。春牛經過之地,無不招揀男女老少夾道觀看,搖旗吶喊;看春士女蜂出雲集,彩衣飄香。而迎春活動宛如嘉年華會,更添新春喜氣,一副太平樂事!遊畢,春牛迎至府署儀門外,置土牛南向,春芒神西向,陳設供品。


(2)鞭春禮
  立春日,官方,到府衙與芒神,春牛獻爵。行禮如儀後,屬官隨長官繞春牛鞭打三下,書史則在旁高聲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祿位高陞」等吉祥語,每鞭打一次,口唸一句,以示勤於耕種,稱為「鞭春」或「鞭春牛」。


  鞭春禮完畢後,附近在旁觀禮的民眾會一擁而上,搶奪土牛身上的泥土,拿回家撒在牛稠或豬圈內,俗信可避免家畜生病,也會長得又肥又壯,繁衍更快、更多。另有舊俗,即將鞭破的春牛焚化,民眾可以將此灰泥埋入土中,可以保佑農作物的豐收。


(3)摸春牛
  台南市安南區土城聖母廟每年春節必定推出「摸春牛」的祈福活動,據廟方相傳,摸春牛乃為古禮,會帶來大吉大利,看板上寫著摸法的口訣,如以閩南語唸出來,不僅押韻而且順口,十分傳神:
   「摸牛頭,兒孫會出頭;  


    摸牛嘴,大富貴;


    摸牛腳,家貨吃沒乾;


    摸牛尾,剩家貨;


    摸牛耳,吃百二;


    摸牛肚,家貨剩億萬;


    摸春牛,年年有餘。」


  近代已不再舉行「迎春禮」尤其少見「鞭春牛」,只頒定每年的立春日為「農民節」,藉以獎勵當年度傑出的農民,故已成為一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以上資料取自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one2-6.htm
頂部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發表於 2013-7-19 07:02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二、清明


  節氣與民俗兼的「清明」,在意義上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純粹是一種農事的氣候,後者則代表民族文化中一種慎終追遠的精神。先說前者,清明在春分之後半個月,這時春季已過去一大半,在華南是個多兩的季節,因此詩人便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嘆詩。據准南子天文訓:「斗指乙,清明風至」,故此時正是萬物孳茂,氣清明,稱為「清明」。民俗中的清明,則是一個祭祖掃墓的日子。掃墓的節俗係由古代的「祭墓」衍化而來。早在戰國時代,祭墓的習俗,就已火分普遍,從孟子離婁篇寫的那個商人乞食的故事,就可窺出它的源遠流長。

  但清明之成為一個全國性掃墓節日,卻經過歷代的演變。早從東漢開始,朝廷就有很隆重的祭陵大典,只是日期不大一定,歷代都曾改變,雖大抵都在正月舉行,但〔也有在二月,有的在八月,有的在一年中的三伏日,也有的在春秋的二社日。到了唐朝時,皇室才正式改在寒食節(即清明的前三日)上山祭陵,並下詔准許百姓也可以在這一天祭掃祖墳。未時雖也有人在清明當日掃墓,但是直到明太祖洪武二年。才正式規定清明及中元是祭陵的日子;到了明代中葉,又略去中元,只在清明節舉行祭陵大典,並詔告天下,以清明為「掃墓日」,從此成為定俗,直至今日依然以清明為「民族掃墓節」。


  民國成立後,雖社會進步,思想新潮,但人們對已故祖先的追思,卻不稍減,每屆清明,仍都不忘上墳祭祖掃墓。政府為了勇這種傳統孝道,就在民國六十一年明令公佈,以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四日,或六日,即清明節的當日)為民族掃墓節,全國放假一天,讓人人可以上山祭掃祖墳。


(1)探墓厝


  台南府城居民大都在正月上旬掃幕,俗稱「探墓厝」。而在特殊事故,如新墓安葬三年內,新婚、添丁時,亦需上墳祭告祖先。


(2)掛紙


Δ掛紙的故事與習俗:


  相傳唐高祖在未意時,流落他鄉,久未回家省親,直至被封為唐公時,始返鄉。惜母親己去世多年,葬於南山亂葬岡中,高祖遍尋南山,始終未找到母親的墳墓,乃將紙錢撕成帛,迎風散去,並默禱,求母親倘若有知,能納其帛。祝禱完畢,忽見一張帛紙飄掛在一座土墳上,很大的風也吹不去,高祖因此找到母親的墳墓。後世乃以在墳墓上的掛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掛紙」,在台灣俗稱為做「壓墓紙」。


        「壓墓紙」:即整除墳上雜草後,把五色長條形墓紙(即紙錢)用小石或土壓在墳上四周,取古人掛錢之遺意。壓完以後,先拜后土(守護墳墓的土地神)祭拜后土用「干茶」(碗中只放茶葉),再以米糕、發粿、餅乾、水果等簡單的祭品拜墓,稱為「掛紙」。俗信「掛紙」可使祖先靈魂得到安息,也可給家人帶來好運,沒有墓紙的墳墓,表示已沒有子孫來祭拜,隨時有被人毀掉之虞。


  會拜完了,后土要燒刈金,墓則燒銀紙,成灰後灑上酒,最後放鞭炮,最近由於墓地共用,所以產生許多限制,當小孩聽到鞭炮聲時,紛紛跑來,接受麵粿或紅龜粿,如果不給他們的話,他們會在墓上塗牛糞或泥土,所以一定要先和他們約法三章,給錢也是可以。


(3)培基
  俗信新墳三年(第一年清明前一日、第二年清明節、第三年清明後一日)內要隆重條墳、祭墓,稱為「培基」。即掛紙前要除草、添新土、補草皮、塗墓碑(即碑文糢糊者,塗上金漆或紅漆),把墓園整理得煥然一新;掛紙後先拜后土後拜墓,供品姷五牲(豬頭、鴨蛋等)、十二碗(菜類食品,如韭、甜豆、甜芋等)及發粿、麵粿、紅龜粿、水果等、;拜后土時,可以茶碗內放些茶葉,謂之「乾茶」;拜墓時,婦女們應蹲在墓前哀號慟哭一番;祭拜後,先給后土燒土地公,再於墓旁金爐燒銀紙;燒完後,在紙灰旁倒酒畫個圈,謂之「奠酒」;最後燃放鞭炮,培墓完畢。於收拾供品時,再把雞鴨蛋殼(先把蛋黃取出)或芋仔剝皮撒在墓上,以為新陳代謝、送舊迎之吉兆。


  這時守候在旁的小孩,一聽到鞭炮聲,會圍攏上來乞討食物,主家一一給予粿類,若不夠分時,再給予一些小錢,以示祖先德澤,遺愛人間,謂之「印墓粿」,說這也是怕在墓地遊蕩的小孩,在墳墓上惡作劇的緣故。


  除三年新墳外,家有喜事(如娶媳、添丁等)亦要培墓,供品用五牲或三牲皆可。有人另以小紅燈懸在墓,前祭畢後攜回,取其添丁(台語「丁」與台語「燈」音同)之意。


(4)踏青
  清明時節氣候宜人,鳥語花香,大地一片青翠,全家大小正好趁此機會到郊外冶遊,又有祭拜祖先的供品當做野餐,可以好好地玩上一整天。尤其婦女們久未能拋頭露面,此時更是結伴盛裝上墳,花枝招展,相互鬥艷,嬉戲飲樂,更甚於新年「遊春」,構成一幅今人眼光撩亂的清明嬉春圖。如陳文達的「台灣縣志」云:「清明祀其祖先,祭掃墳墓,必邀親友同行,婦女亦駕車到山,祭畢席地而飲,薄暮而還」。


  台南桶盤淺南山墓地,墳塚纍纍,滿坑滿谷,已失青山綠水情趣,往昔「踏青」,也化成假日郊遊休閒活動,而清明嬉戲飲樂,亦失傎終逍遠之本意,肅穆氣氛遂告變調。


(5)插青
  「武林舊事」云:「寒食節都城人家,皆插柳滿簷,雖少坊幽曲,亦青青可愛」;「燕京歲時記」云:「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塋而已」。可見插柳、戴柳原為紀念介之推的寒食節舊俗,後人寒食與清明混而為一,插柳、戴柳反而移植成為清明節應景的習俗。


  台灣少楊柳、多榕樹,插柳變成插青,也算是寒食,清明遺緒,如咸豐之間台灣府訓導劉家謀的「海音詩」云:「清明時節初晞,楮陌紛紛化蝶飛;剛是重關照後,雲鬤無數插青歸」;「并註」:「清明前後,婦女俱適墓,淡裝素服,三五成群,隨柳傍花,男女不避,摘摘枝歸,或簪之,謂之『插青』」。掃墓下山,順手折取榕枝或榕葉插戴回家,即從俗,復取其青春永駐之意。


(6)寒食


  古時亦有寒食(清明前一日)掃墓的習俗,稱為「寒食節」。


  俗傳寒食節由來,源自晉文公與介之推的故事。「左傳」僖二十四年有如下的記載:「晉候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綠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加為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窈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具出怒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皆隱。』遂隱而死,皆候求之不獲,以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以後的傳說增加了許多的附會,如「韓非子」云:「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乏食,一蛇刲股,龍返於淵,安其壞土;四蛇入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于中野」,是說晉文公逃亡的時候,沒飯吃差點餓死,幸虧介之推割了腿上的肉給他吃,才救了他一命。如「莊子」云:「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是說晉文公在介之推隱居的山上找不到他,便令人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卻料不到他還是不肯出來,竟然抱著樹活活被燒死。如「因話錄」云:「推抱樹死,文公以所抱樹為履著之」,是說晉文公看到介之推抱樣被燒死,非常傷心,便以那梱樹做成木鞋穿著,這便是「足下」典故的由來,用以懷念好友之意。


  「掃墓」的用意,原來是「以上為之田」來紀念介之推的死難;至於「寒食」的用意,則是對介之推火殉的哀悼。後人因寒食近清明節就以清明前後「掃墓」,也是民俗活動的一種簡化。


(7)食潤餅


  清明節的應景食品叫「潤餅」,又叫「春餅」、「春捲」,也是源自寒食。其作法是鋪上一層用麵粉作成薄潤餅皮,上面放些已經煮熟的豆菜、筍絲、蒜頭、韭菜等各色雜菜,以及豆乾絲、肉絲、煎蛋絲、花生粉末、細糖等多項食料,然後捲成圓筒狀即可食用,其口味可隨自己的喜好調配,也是古人發明的最早「自助餐」方式,既衛生、營養,又方便、可口。


(8)三日節
  三日節另有人叫做三月節,和清明節一樣,都是掃墓祭祖的日子為日節算陰曆,日子並不固定,所以也稱為「活節」;而清明節則固定在陽曆四月五日或六日,所以稱為「死節」。


  三日節成為祭祖掃墓的節日,有下列幾種傳說:


  其一: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將伯顏入臨安,擄恭帝北去,文天祥等立端宗趙 於福州,改元景炎;十一月,元軍陷建陽,張世傑奉帝南下泉州,是時泉州城為叛將蒲壽庚所據,端宗不得已經漳州,走潮州,下惠州。當端宗在漳州城停留的時候,曾問群臣:「什麼時候是清明?」有人回奏:「清明已經過去了。」端宗喟然嘆說:「寡人不德,清明那天也沒有祭祀太廟先陵,這個罪過將如何贖回?」他想了想後,就下旨命令臣下擇定三月三日補行「清明節」,藉以遙祭先陵,以忍先帝在天之靈,並犒賞三軍,激勵士氣。以後的「三日節」,便成為祭祖掃墓的節日。


  其二:鄭成功在他的故南安縣石井,看見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在「清明節」這一天祭掃祖墳,當他聽到的都是「清明」這兩個字,心裡很不愉快,因為「清」字在「明」字之上,有清隃除明朝之意,認為不吉利,於是下令廢止「清明」,改在「三日節」祭掃祖墳。


  其三:鄭成功於漳州城外大販清軍,清軍退守城,內閉關不出;鄭成功屢攻不下,不得已改採圍城戰略,想使清軍糧盡援絕,自動棄城出降;不料清軍依舊堅守不,出雖已糧盡,仍然掘草而,負隅抵抗,這樣相持半年,直到清軍援兵趕到,鄭成功才撤回海澄,但漳州城內軍民己經餓死殆盡,滿街巷皆是死屍;擾兵一時無法找到足夠的棺木,於是用草席把城裡餓殍草草掩埋了事;據說這一天恰好是月三日,所以以後漳州人就以「三日節」祭祖掃墓。


  其四:台灣漳泉械鬥是很有名的,有一年「清明節」,漳泉人為買菜發生糾紛,釀成一場空前未有的大械鬥,後來經過官府的調解,規定漳州人做「三日節」,泉州人做「清明節」才相安無事;自此以後,漳泉人也就各過自己的節日祭祖掃墓,經渭分明,互不相干。




以上資料取自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one2-6.htm
頂部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發表於 2013-7-19 07:05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三、冬至

  此日太陽行至冬至線(赤道以南緯度二十三度半),以後日漸回北.故此日之北半球夜最長、日最短,南半球販反之。「冬至」又稱「至日」、「至節」、「長至」、「亞歲」。冬至前一天稱為「小至」、「小冬」,冬至過後一天稱為「至後」。

  民間常以冬至日在月令之前後,來占測過年的天氣,如「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亦無霜」。又說:「乾冬至,濕過年」。

  不論古今,冬至都是個大節日,古時的皇帝,這一天要率領眾臣祭祀天地及宗廟,並頒發新年的曆書。至於民間,過節的活動也不遜於過年。東京夢華錄說:「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累積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祖先;官放關樸,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武林舊事也說:「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眾九街。婦人小孩,服飾華耀,往來如雲;嶽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重簾搏飲,謂之做節。」



(1)冬節

俗諺: 「冬至大如年」,所以有「亞歲」之稱,民間則直呼為「冬節」。因為家家戶戶都鋪張過節像過年一樣,於是天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之諺。有些人為了面子問題,寧可窮過年,不可窮過節,於是天有「肥冬瘦年」之說,

  俗言吃了冬節圓過了冬節就多長一歲,謂之「添歲」,如陳文達的「台灣縣志」云:「十一月冬至…家各磨米為丸,祀先祭神,闔家皆食,謂之添歲」;連橫的「台灣通史」風俗志也說:「冬至之日,祀祖,以米丸粘門戶。前一夕,兒童塑雞豕等物,謂之添歲,猶古之亞歲也」。

(2)冬節圓、菜包

  冬節的應景食品叫「冬節圓」及「菜包」,「安平縣雜記」云:「冬至節,家家作米丸及菜包以祀神及祖先,門扉各粘一米丸,俗名『餉耗』」。

  冬節前幾天,家家戶戶便忙著打點應節的祭品。先把糯米漏水,再用石磨磨成米漿,裝進麵粉袋仔,內以石塊或其他重物壓在袋上去其水份,成為「圓仔」。在「小至」當夜,動員全家大小搓圓仔,有金(紅色)的、銀(白色)的,約玻璃珠大小;另作約雞蛋大小的「圓仔母」金、銀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末等。家有幼童的,則在旁邊用圓仔 捏造各種小玩意兒,如雞、鴨、兔、狗、魚、蝦、瓜、果等,俗稱「做雞母狗仔」。這樣全家超過午夜,才把圓仔搓完,帶著搓圓仔的雙手(不許洗掉)回房休息。

  另外有一種叫「菜包」的食品,則用粳米磨粉做成,再捏成狀似半月形的胚衣,內包荀絲、豆干、菜脯等,也是在冬至夜準備好。

  「冬至」當天一大早,便起來「浮圓仔」、「炊菜包」。全家大小起床後,吃了冬節圓、菜包,就算多長一歲了。當天並以牲醴、四果、冬節圓、菜包等祭祀神明及祖先,祭拜依舊俗以冬節圓一二個粘於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或供奉於水井、廚房、牛稠、雞舍、羊欄、豬圈等地,以稿賞一年來的辛勞,並感念一家的福氣。俗信上述的冬節圓日後乾燥再拿下給小孩吃,有保佑發育的功效。

  又謂食冬節圓每匙二粒,最後一次,未婚者必為奇數,已婚者必為偶數,非常靈驗。又賭徒食冬節圓占運,最後一次逢雙為贏兆,逢單則為輸兆。又以粘貼供奉之冬節圓,日後取之焙火,視其膨脹與凹陷象徵男女的生殖器,作為孕婦占卜生男或育女之兆。

  雖有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迅速,社會結構的轉變,小家庭的崛起,夫妻倆均在外做事的情形極為普遍,但是「補冬」的風氣依然或多或少存在於一些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家庭中。通常按舊習,凡是家中有十六、七歲的半大孩子,為人父母者,必須在冬至這一天,到市場選購一隻尚未交配過的紅面番鴨(要雄的)回來宰殺後,燉薑母汁為孩子進補。

  據中醫的解的說,尚未交配過的紅面番鴨,就像少年男女一樣,已具成年人旳第二特徵,最是血氣方剛、活力的旺盛期,肉質鮮香,而薑片則有刺淚血液循環的暖身作用,因此,這種番鴨燉薑汁的進補方式具有「壯陽」功效,可以給正要「轉骨」(轉變成人)的半大孩子增添活力,同時也具有禦寒的功能,進了補增加了抗寒的元氣,便可安然的渡過這個嚴冬,不會動不動受點風寒便要看醫生。

  不過,由於有些人對薑母汁那種強烈的刺鼻味道,有幾分怕怕,因此,比較普遍的「補冬」方式還有兩種,一種是以番鴨燉當歸、甘杞;其方法是以剖腹後的鴨隻,加水、米酒,然後放入當歸、甘杞,在溫火上燉約一個半小時,即可取出食用,此時肉已熟,葯汁也已滲透入肉中,清香撲鼻,由於當歸葯性溫和,適合各年齡層進補,尤其對經期不順的陰虛女性,更有調理體質的功能,另外也有人拿著鴨燉四物,其方法與上述燉歸約相似;四物本身具有補血的功效,對病後身體虛弱的人可增元氣,貧血的人尤應多服食。



以上資料取自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one2-6.htm
頂部
冰墜機 (醉雞)
管理員
Rank: 9


UID 302
精華 0
積分 30
帖子 154
金錢 679 俠幣
學問 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12-10-1
用戶註冊天數 4219
用戶失蹤天數 2581
來自 高雄
狀態 離線
111.254.217.93
發表於 2013-7-19 07:08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節氣與農村的關係
  祖先們累積了歷代的農耕經驗,發明了曆法,製定了節氣,故每個節氣皆
是農民生活的體驗,尤其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更是反應了氣候,萬物生長的變
化及民俗,一些流傳的農諺,也給多後代了孫們較適切的指示,如:

1.「秋分草、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飛、堆草堆」。


3.「山黃石頭黑、套犛種早麥」。


4.「小滿前後、安瓜點豆」。


5.「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6.「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月中央,無雪佮無霜;冬節在
 月尾,卜寒正二月」。

7.「雷打秋,冬半收」。

8.「二八亂穿衣」,「春天後母面」。


9.「正月冬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婦
 ,清明榖雨寒死虎母」。


10.「未食五日節,破裘毋甘放」。


11.「寒露麥,霜降豆」。


12.「立夏小滿,雨水相趕」。


13.「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無處置」。


14.「六月初一,一雷壓九颱」。

  中國農民農事活動的安排,有了各種節氣定律做為依循,只要
「不違農時」,必然五榖豐收,物阜民豐,民族續存,命脈自得綿
延、擴張,可見各種的節令與農村間的關係密切。



以上資料取自: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one2-5.htm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