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分享] 黑死病解放歐洲女性肉體
白衣夫人 (陸劍希)
管理員
Rank: 9
--10年滿--正式引退-- 20160830


UID 6
精華 4
積分 68361
帖子 11409
金錢 113713 俠幣
學問 30 單位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8-20
用戶註冊天數 6066
用戶失蹤天數 42
來自 蜀地恭州
狀態 離線
114.41.19.123
分享 
發表於 2014-8-17 08:37 PM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黑死病解放歐洲女性肉體
整理轉錄自:http://history.dwnews.com/big5/news/2012-09-18/58852629-all.html


【多維歷史】如果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作品《泰坦尼克號》講述的全部都是真實歷史,那麼女主角露絲不但遭遇了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海難,還在有生之年目睹一種同樣擁有“旗艦”般地位的服飾,從全盛走向衰落。比起來前兩項經曆,想必她更樂意見證後者,因為正是它,讓她在泰坦尼克號上吃盡了苦頭。

沒錯,這種服裝就是緊身胸衣(corset)。就是那個羅斯夫人十分艱難地為女兒穿上後,又緊拉了一把的物件。通過大銀幕,人人都能看到露絲的痛苦和無助。但是,請不要認為這是導演為了煽情而刻意佈置的橋段,事實上,在《泰坦尼克號》描寫的20世紀初,正是緊身胸衣最後的輝煌時代。上流社會女性,無不以能把自己裝進狹窄得有些變態的緊身胸衣為榮。





這種的審美觀念甚至使得20世紀末的女演員們大為頭痛,拍攝電影《泰坦尼克號》時,為了力求真實,詹姆斯•卡梅隆讓很多女演員都套上了緊身胸衣。法蘭西斯•菲希(飾演羅斯夫人)在後期配音時,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不得已而穿上緊身胸衣(導演此前沒讓她遭這份洋罪),羅斯夫人傲慢而市儈的嗓音立刻傳了出來。一件衣服給女人最大的改變,也不過如此吧。


尊奉自然的女體

如今大家提起緊身胸衣,似乎是在追溯一種上古時代的傳說。其實不然。看似充滿古典情調的緊身胸衣,比起我們衣櫃其它服飾,並沒有什麼傲人的歷史可追溯。

古代埃及的天氣炎熱,包裹緊密的緊身胸衣也沒什麼出場的機會。而後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則崇尚自然,也很難開發一種束縛性的衣物。很多資料指出古希臘和古羅馬婦女長袍內時常不著一縷,她們的內衣則像極了如今風靡全球的比基尼,採用抹胸和底褲兩段式設計。





接下來的中世紀,被普遍認為是歐洲的文化低潮期,基督教勢力在歐洲大陸日漸龐大。這一時期,歐洲人對文化的需求還沒有像後世那樣如饑似渴,在服飾方面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發展,主要還是沿用後期羅馬—拜占廷式樣的服裝。男女服裝款式也繼承了羅馬的風格,並無明顯的區別,都是採用圓筒形狀的長袍,長袖的款式。貴族婦女還會穿戴面衣,它不僅是面紗,而且寬大得能包住頭部,甚至覆蓋整個肩部,類似于修女的頭巾。

在這裡,不能不提到基督教文化對中世紀服裝風格的影響。由於基督教是在和羅馬帝國的對抗中逐漸傳播的,所以它極力反對古羅馬帝國的種種流弊,尤其是古羅馬後期的驕奢淫逸。

所以,在中世紀初期,歐洲人的衣著簡朴,平民和貴族的服裝式樣也基本相同。而且基督教教義不追求俗世生活的炫目,並將肉欲視為一種禁忌。於是,中世紀的歐洲居民的服裝(尤其是下層)普遍以簡潔樸素為美,女性絕少刻意打扮,用長可及地的袍子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女性袒胸露乳,故意擺出“S造型”吸引人的目光,在當時根本無法想像的。

然而,看似鐵板一塊的歐洲中世紀,卻被自己的刀劍砍出了缺口。

1096年到1291年,為了收復聖地耶路撒冷,歐洲組織了前後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如果從戰爭發動的目的來看,十字軍東征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但是它卻改變了整個歐洲歷史的進程。

首先羅馬教廷建立世界教會的企圖完全落空,而且由於十字軍缺乏組織,所到之處經常是焦土遍地、民生凋敝,這使得教會威望大為下降。另外,十字軍打開了東方貿易的大門,導致大量自由民的出現,加速了西歐手工業、商業的發展,這成為文藝複興與中產階級商業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

歐洲人還帶回許多新奇的紡織品、香料、珠寶等,大大刺激了貴族的奢侈欲望,使用東方奢侈品成為一種時髦。而伴隨著十字軍東征,文學、詩歌興盛起來,其中歌頌騎士羅曼蒂克愛情的章節,無疑誘導著女性意識萌芽的產生。

十字軍沒有將基督教的旨意傳播到東方,卻在後院裡種下了世俗生活的大樹。在巨大的樹蔭下,人們開始質疑教條,開始擁抱塵世的享樂,追求感官刺激。於是,緊身胸衣有了出場的機會。

魔鬼登場

女性服裝史上,必須書一筆11世紀的法蘭西,因為在那裡男裝和女裝發生了第一次分流,它便是胸衣(corsage)。它常穿在長裙的外面作為裝飾,款式是緊身無袖,背後系帶使之緊身牢靠。卷領,領子上裝飾著凸條紋和刺繡細花邊,也有無領子的樣式。現在看來,胸衣和緊身胸衣在款式上(緊身、系帶、無袖)已經有了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它還沒有邁出關鍵的一步——刻意凸顯女性的身體曲線。

雖然在前基督教時期,女體崇拜的習俗遍佈古文明各個時期。但在中世紀居統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中,從未將展示女性身體當作美,淫欲是魔鬼的誘惑,而女性曲線更被視為大敵,所以中世紀的女裝,幾乎無一例外採用了遮掩的態度。
可是誰能想到,“魔鬼”居然隨著一群老鼠翩然而至。

在14世紀中葉黑死病(鼠疫)大流行以後,很多人開始懷疑上帝,離棄信仰,沉湎於無休止的放縱生活。他們暴飲暴食,終日尋歡作樂,用感官刺激麻痹自己。同時14世紀後半期,由於人口的急劇下降,反復爆發的瘟疫,使得無論是單個家庭,還是國家城市都必須採取緊急措施來促使人口的增長。這就讓公共場合的性吸引有了口實。歷史學這樣描述黑死病洗劫過的歐洲:“當一些婦女在公開場合戴上假髮,穿上低胸襯衣,任其乳房束得如此之高,竟至可以將一柄蠟燭徑直擱在酥胸之上時,誰會懷疑人性已經泯滅到了地獄的邊緣?”

黑死病帶來的恐懼,讓人們嚮往著肉體的歡愉,而文藝複興的光輝,則讓女性意識開始復蘇。城市裡的新興階層,厭惡嚴苛的禁欲主義宗教傳統,希望歸返古希臘、古羅馬那自然愜意的精神家園。這一觀點在女性著裝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層層包裹的身體終於可以袒露在陽光下,以往被刻意忽視的第二性征,也能夠大膽展示。15 世紀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寫到:“由於女人穿著脖頸大開特開的服裝,所以任何一個人都能直接看到她們閃爍光輝的肌膚,直至裸露的半個乳房。”





正是在這股潮流中,讓女性又愛又恨的緊身胸衣登上了歷史舞臺。

緊身胸衣的風潮起自西班牙,最開始它全是由布縫制而成,靠收緊帶子來勒細腰肢。後來,為了強調收腰和保持整體形狀,在其中嵌入了鯨須。這種緊身胸衣的造價不菲,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有一個傳說,講的是其時西班牙正處於外國的統治之下,西班牙女王向她的臣民保證:祖國一日不自由,我一天不解胸衣!這個傳說現在看來有點可笑,真偽也有待商榷,但是卻能反映出緊身胸衣在上流社中的風行。

熱愛緊身胸衣的不僅僅只有西班牙貴族。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王妃卡特琳娜•德•梅迪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緊身胸衣發燒友”。在她的嫁妝中就有緊身胸衣,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件緊身胸衣居然是鐵制的,分為前後兩片,一側裝合葉,一側用掛鉤固定。

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歐洲王室對緊身胸衣的熱衷,將這種審美品位深埋進了貴婦的心坎,並代代繼承。當然下層婦女對緊身胸衣也不無豔羨,但她們一則難以負擔高昂的價錢,二來苦於必須整日勞作,實在連穿上一試的機會也沒有。緊身胸衣,居然誤打誤撞地成為階層劃分的物件。

S型曲線,從輝煌到寥落

在王室的推動下,緊身胸衣在歐洲上流社會迅速風靡開來,它的製作工藝也得到改善。新型緊身胸衣的縫線,從腰際向胸部呈扇形展開,不但具有裝飾美感,即使大幅度的動作,也不會讓衣服走形。除了前部要插入帶狀鯨骨或木片、金屬片定型來保證腹部平坦以外,還要把鯨須按體形曲線彎好後嵌入衣身。

在胸衣上沿,也要橫著嵌入一條定型過的鯨須,背後的鯨須則必須挺直,從而壓迫肩胛骨,使背部平坦,讓胸部能更為突出。胸衣開口開始統一放到後部,腰圍越來越小,“可堪盈握”從修辭變成現實。胸衣前部下端呈尖角狀,這樣做不僅在視覺上使腰看上去更苗條,還把視線下引,極具挑逗力。

不斷改良的緊身胸衣在維多利亞時代達到了輝煌。以至於我們今天提到它,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英國的全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經典形象是:上著緊身胸衣,下著加裙撐和臀墊的長裙,通身裝飾著蕾絲花邊。

如果說緊身胸衣在發明之初還帶有一點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味道,到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淪為畸形的審美玩具。它將女性身體雕塑成沙漏形狀,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健康,甚至生命。因為束縛,女性的肺部機能被嚴重削弱,胃、腎、腸等器官都被迫下移,下半身血管受到強烈壓迫,人體的三大機能——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環同時受阻,嚴重時會直接引發猝死。

穿著緊身胸衣的痛苦從《泰坦尼克號》、《加勒比海盜》、《亂世佳人》等影視作品的情節中,多少可以一窺端倪。

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穿緊身胸衣如此難受,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對它趨之若鶩?

恐怕解釋這個問題,還要從兩性關係入手。自文藝複興以降,禁欲主義的藩籬被突破,人們終於開始正視男女兩性的差別。如何在這新的前提下構築兩性關係,又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在西方文明史上,以生理上的性來截然劃分男、女兩性,並以此為基礎談論男、女特質與男、女在社會分工上的位置,不過是最近幾百年的事。尤其是到19世紀時,女人的身體成為重新定義男、女關係的戰場。然而令人悲傷的是,在這戰場上進行的交鋒,輸家永遠是女性。

以女性的第二性征來吸引男性,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男權的語境下,這種吸引變成了獻媚,本身平等的展示與觀察,變成了一邊倒的受與施。

緊身胸衣的流行正演繹著這種邏輯怪圈:男性將自己的審美眼光強加於女性,而女性為了博得認同,不得不放大其中某種期待,男性覺察到自己被滿足後,回饋的是更多要求。幾輪過去,不論男性和女性,大家都陷入這種愈演愈烈的誤解中無法自拔。最後的結果就是,緊身胸衣的系帶越來越緊,緊到勒得肋骨都折向後方。

法國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說:“看見女人象黃蜂一樣被束成兩半,那可不是什麼賞心悅目之事。”但真要讓女人脫下緊身胸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16世紀中葉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緊身胸衣一直是盤旋在歐洲女性頭上的幽靈,一直揮之不去。二戰雖然讓全人類蒙難,但給女性帶來很多工作機會。

為了方便活動,累贅的緊身胸衣必須解除掉。再加上本世紀前期幾位天才設計師創造的全新時尚風潮(如波烈倡導的新型女士內衣和寬松的長袍款式,夏奈爾設計的直身小黑裙等),以及戰後女權運動的燎原之勢,束縛女性身體,影響女性健康四百年的緊身胸衣終於被扔進了儲藏室。

縱觀緊身胸衣四百年的發展,用女性曲線雕塑史來概括毫不過分。從中世紀的完全遮擋,到文藝複興前期的貼合身體,從適度的S形到極端的X形,展現的是女性探尋體態美的艱辛過程。

人們經常形容女性玲瓏浮凸的身材是“魔鬼曲線”,它既給予足夠的誘惑,又不知不覺取走最寶貴的東西作為交換。這四個世紀裡,魔鬼正是居住在男性的欲望與女性對美的誤解中,奮力雕刻著那道讓世人迷醉的曲線。如今,緊身胸衣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女人們與魔鬼曲線抗爭的歷史遠未結束,至於其中的成敗得失,只能留待後人評說了。
頂部